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死于庸医之手的贝多芬

(2009-08-25 15:23:49)
标签:

贝多芬

迈克尔·达克逊

麦克·哈特

平川易马

杂谈

分类: 百人榜系列

   

死于庸医之手的贝多芬

    迈克尔·杰克逊死去60多天了。8月24日,洛杉矶首席验尸官在休斯顿法庭上,公布了迈克尔·杰克逊的死因。他死于其私人医生为他注射了过量的镇静剂。迈克尔·杰克逊,这位被誉为流行音乐之王的一代巨星就这样在几十毫克异丙酚的作用下陨落了。杰克逊的离去,是他个人命运的悲剧,也是人类音乐史的悲剧!令人痛惜的是,杰克逊并不是音乐史上第一位死于庸医之手的音乐巨星,182年前,也有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同样死于庸医手下。他的名字叫贝多芬。

 

    贝多芬,1770年生于德国波恩。他13岁发表了他的第一部作品,展露出非凡的音乐才华。青年时贝多芬来到音乐圣地维也纳,与莫扎特有过短暂接触,后师从音乐家海地学习作曲。20多岁时,贝多芬的作品就被广泛接受,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钢琴演奏家和作曲家。由此直至1827年57岁时逝世,他在生命力旺盛的创作期内,尽管忍受了耳聋的折磨,仍然创作出人类音乐史上最为光辉灿烂的音乐篇章,他的主要作品包括9部交响曲、32首钢琴奏鸣曲、5部钢琴协奏曲、10首钢琴与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许多优美的弦乐四重奏、声乐和歌剧作品。贝多芬的作品质量比数量更为重要。麦克·哈特认为:贝多芬的作品体现了强烈的情感与完美构思的有机结合。他的作品集古典音乐之大成,开浪漫派音乐之先河,是音乐艺术的颠峰之作。贝多芬的作品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情感。据此,麦克·哈特将贝多芬列入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强调了情感和艺术对人类生命的意义和作用。

 

    很难想象,像贝多芬这样一位对人类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人物竟然死于庸医手下。2007年,维也纳法医专家克里斯琴·赖特经过长时间对贝多芬毛发和骨骼碎片及其晚年生活资料的研究后宣称:铅中毒是导致贝多芬在57岁辞世的罪魁祸首。他说:“在贝多芬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每次他的医生安德烈亚斯·瓦夫鲁赫给他治疗腹积水后,他体内的铅浓度都会出现峰值……每次他的腹部接受穿刺,他头发中的铅含量都会增加……这些致命药剂进入贝多芬本来就有病的肝脏,最终杀死了他。”美国阿尔贡国家实验所的比尔·沃尔什等人所做的研究也支持了赖特的结论,沃尔什说:“贝多芬在生命的最后111天里大量摄入了铅,这些铅可能来自医生用的药。”

 

    贝多芬那尊雄狮一样的标志性头像给人以力量。我第一次看到赖特关于贝多芬死亡原因的结论时,我想,一个巨人倒下了,原因竟然可以是一个庸人的小错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