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的月亮何时圆
石之桑
http://s4/bmiddle/4ae9e7fdx90d8700e1c83&690
天高气爽,又是中秋月圆时。
小春妮坐在门前的小凳上,望着圆在天空的月亮,想念着远方的爸爸妈妈,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扑簌簌地落在衣裙上……
小苏童早早关上房门,扭亮台灯,写下今天的日记:“月圆的时候,是一家人团聚的时候。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在哪里?我心中的月儿啊,你什么时候才能变圆!”
……
今夜,在中华大地,像小春妮小苏童那样渴望和父母团聚的“留守儿童”竞数以千万计!
在一次专题调查中,一所农村中心小学的老师们告诉我们,他们的学生中约有1/3的孩子属于“留守儿童”,这些孩子一般还比较乖巧,就是性格比较孤僻,特别是女孩显得格外脆弱。在和孩子们见面时,一个11岁的女孩告诉我们,她的父母亲都在广州打工,已经有几年没有回家了,家里只有奶奶照顾她。当我问起她想不想爸爸妈妈时,她哽咽着回答道:“好想好想他们——看到同学的爸爸妈妈来学校接他们的时候,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最想……”说话间孩子的眼泪早已夺眶而出……
随着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农村转移劳动力约1.4亿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人数近2000万人,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而且还有增长趋势,其中14周岁及以下农村“留守儿童”占“留守儿童”总数的86.5%。由于“留守儿童”与他们的监护人长期处于分离状态,因此,这些孩子的生活、教育、发展诸方面都存在许多现实的问题,如:家庭教育中亲情支持薄弱导致他们的身心发展问题,家庭监护的薄弱导致儿童被拐卖、伤害、意外伤害的问题,部分家长期望过低致使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辍学、失学问题,家庭矛盾的激化和家庭关系的变故严重影响孩子成长的问题,等等。
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应当看到,当农村最主要的劳动力投入城市之后,留下是许多空巢家庭空巢村。城市在向农村“抽血”后,却没有给辛勤的农民工和他们的孩子以基本的“市民待遇”,没有为接纳“留守儿童”创造充分的条件,没有尽力帮助这些孩子和他们父母同居于一个城市!在“留守儿童”问题背后,值得我们深思的不仅有家庭分离的亲情问题,更重要的是教育公平问题、农民工的市民化待遇问题、社会体制问题——即迁徙后定居自由问题等等。
我们的决策者和制度设计者应该看到,今天,中国的“留守儿童”问题已不仅仅是一时一地的问题,而是一个持续存在的让世界瞩目的问题。
早在半个多世纪前,《世界人权宣言》就有专门关于“母亲与儿童”的条文:“母亲和儿童有权享受特别照顾和协助。”今天,农村“留守儿童”成为儿童群体的特殊组成部分。我们相信,没有谁敢忽视以千万计的儿童群体的问题,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好这一问题,绝非在于发几个治标的文件,大轰大嗡地搞几个活动。我们需要从制度的设计上着手研究解决这个问题,说到底就是要从制度上、从法律上保证这些孩子和他们的父母享有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受到平等待遇的权利!
http://s1/middle/4ae9e7fdx90d877cd1a80&690
http://s16/middle/4ae9e7fdx90c107e2099f&690
http://s10/middle/4ae9e7fdx90d7fb0ac9f9&690
http://s11/middle/4ae9e7fdx90c12a6d424a&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