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的所有智慧男人中,在一群邪恶与天使的混杂体,卑小和高尚的混杂体里,吕芳显得与众不同。
吕芳是温厚的长者,是忠心不二的奴才,是不言而威的万千太监的领袖,是慈爱有加的太监众生的守护神。
这个吕芳之(一),先来八一八这个人的历史原型吧。吕芳其人,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就是较此剧晚生了几十年的明朝为数不多的贤良太监之一——李芳。
众所周知,明代的太监以其天下无双的奸、邪、恶、霸闻名于世,魏忠贤、刘瑾、王振、冯保等,在街头巷尾的流传中都是响当当的角色,在这样声名赫赫的太监群体里,李芳之贤良,便显得鹤立鸡群了。清代张廷玉(行注目礼,嘿嘿
)编撰的《明史》列传共有220章,第193章为宦官列传,其中排在第二位的便是李芳了。明史里是这么记载的:
李芳,穆宗朝内官监太监也。帝初立,芳以能持正见信任。初,世宗时,匠役徐杲以营造躐官工部尚书,修卢沟桥,所侵盗万计。其属冒太仆少卿、苑马卿以下职衔者以百数。隆庆元年二月,芳劾之。时杲已削官,乃下狱遣戍,尽汰其所冒冗员。又奏革上林苑监增设皁隶,减光禄岁增米盐及工部物料,以是大为同类所嫉。而是时,司礼诸阉滕祥、孟冲、陈洪(这恶厮也是真有其人啊
)方有宠,争饰奇技淫巧以悦帝意,作鰲山灯,导帝为长夜饮。芳切谏,帝不悦。祥等复媒孽之,帝遂怒,勒芳闲住。二年十一月复杖芳八十,下刑部监禁待决。尚书毛恺等言:“芳罪状未明,臣等莫知所坐。”帝曰:“芳事朕无礼,其锢之。”芳锢,祥等益横。前司礼太监黄锦已革廕,祥辄复予之。工部尚书雷礼劾祥:“传造采办器物及修补坛庙乐器,多自加徵,糜费巨万。工厂存留大木,斩截任意。臣礼力不能争,乞早赐罢。”帝不罪祥,而令礼致仕。冲传旨下海户王印于镇抚司,论戍,法司不预闻。纳肃籓辅国将军缙贵贿,越制得嗣封肃王。洪尤贪肆,内阁大臣亦有因之以进者。三人所糜国帑无算。帝享太庙,三人皆冠进贤冠,服祭服以从,爵赏辞谢与六卿埒。廷臣论劾者,太常少卿周审怡以外补去,给事中石星、李已、陈吾德,御史詹仰庇,尚宝丞郑履淳,皆廷杖削籍。三人各廕锦衣官至二十人,而芳独久系狱。四年四月,刑科都给事中舒化等以热审届期,请宥芳,乃得释,充南京净军(明代的内官犯事又能免死的一般都是这个结局)。
我们可以这么勾勒李芳的一生,即位之初的穆宗,是个颇有振兴之举、节俭之行的明君,面临世宗朝遗留下的严重的内部忧患,正派的太监李芳得到了穆宗的最大信任。这正直的李芳还曾弹劾建设部贪污巨额赃款的官员呢(
)。奈何帝王逐渐沉迷酒色珍玩,朝纲不兴,满朝习气,遂又颓败腐化。善良的吕芳,屡次以身范谏,触怒贪腐势力,触怒帝威,又是丢官,又是挨板子的,又是做大牢的,差点把小命都丢掉了。所幸在毛恺(世人称“毛青天”,下部1587应该会有这个角色吧)等人的一再请谏下,免于一死,发到南京充净军了。
记得世宗嘉靖将死前跟裕王说过一段话,裕王问满朝文武谁是贤者,嘉靖阴冷地说:“没有永远的贤者,贤时便用,不贤变黜”。穆宗着实地实践了这一点,不过,贤与不贤全然取决于这个最高统治者的主观意志了,到后来陈洪等“争饰奇技淫巧以悦帝意”、“李芳切谏”之时,于穆宗心中,贤者陈洪也,不贤者李芳也了。
至于大明里吕芳的慈厚、智明之处,下回再八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