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味道

(2010-10-14 16:29:14)
标签:

徽州

曲阜孔府

味道

闻香识女人

西渡

情感

分类: 我在生活

有一回晚饭,我老婆意味深长地说:我感觉,饭店做的饭也没咱家好吃。

闻听此言,我险些落箸。我虽然会做几个小菜菜,但业务上还是马马虎虎,哪里经得起这样的表扬,不好意思地说:我会加倍努力,决不辜负领导对我的殷切期望。

她说:真的,不是忽悠你。

她说的也许是真的,如同我怎么研究厨艺也做不出家乡的味道一样。她说的其实并不是技术上的问题,而是一种熟悉的适合的味道。

 

与西渡等人聊天,莫名其妙就说起“味儿”来。我说西渡浑身散发着一股墨汁味,(后来我想了想,为了让他高兴一点,还是改称“墨香”更好;当时他故作谦逊地说:墨臭,墨臭。)

 

说到墨,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想起莫小楼来了。莫小楼什么味儿呢?柯一猫争先恐后地说“香水味儿”,后来又修改为“柳绿花红味儿”。我觉得小楼长得清秀俊朗,可配香囊粉黛,于是打趣说他是“李清照味儿”。小楼,单看他的文字,的确在流氓习气中掺了一点阴柔,骨子里似水如奶。这样的男子要佩宝剑,也须在剑柄处系上情人的罗曼蒂克的饰物才觉合体。我说这些话是冒着危险的,怕我们家的玻璃到了深夜不安全。

 

我想起来了,当时西渡说他是徽州人,于是才有了下文。我与西渡并不熟悉,只看过他小得可怜的一张照片。在读过他的几篇文字后,我就想象有一天能和他在一起喝个酒,叫上小楼和老林。老林守着几罐子“千娇酿”,快变成化石了也还是等不来西毒。我是这么看的:臭味相投的人在一起,不一定要一年两次,一辈子喝两三次也就足够了。

 

话题似乎扯远了。

前些日子,看到一片老片子《闻香识女人》,看名字还不错,就决定下载下来看看。

我们对母亲的最初依恋其实是从味道开始的,那时候你们都小,还没有记忆。我喜欢这部影片的名字,大概是因为我在这方面的欠缺。

 

最早对女人香味的记忆就是雪花膏,现在觉得很刺鼻,那时候觉得就是色情的味道。后来我上了大学,女同学很少洒香水,而那种花露水的味道,又是我不喜欢的。再后来,我在曲阜孔府门前遇到一个德国女人,茫然失措的样子,就上前用山东英语问她:Can I help you?她兴高采烈说了很多话,我大概都没有听懂,但是她身上散发出来的香水味让我神魂颠倒。那时我就决定要找一个洒这种香水味道的女人做老婆。过了一阵子,来了一帮香港学生,也洒着这样的香水,味道清新、性感,更让我的想象疯狂而不近人情。

 

我对香水的迷恋在我大学的文字里可以找到根据。比如,我写了一个中篇小说,一定要把女主人公的头发说成香发。有过恋爱经验的同学老马对我的这一描述嗤之以鼻,醉酒之后他告诉我:女人的头发其实酸酸的,有点臭。

 

事实往往不如所愿,我最后还是找了一个不喜欢涂脂抹粉,拒绝洒香水的老婆,当时觉得很失算,现在想想实惠点的老婆也不错,否则每次结婚纪念日或生日会花掉一大笔银子的。

 

中午和老婆谈小三的事情。我说,这辈子我真亏,连个二奶也没弄上。要是在古代,要是我是个地主老财,我早娶上小老婆了,连小六小七都有了。

我老婆狠狠掐了我一把,气急败坏地说:累死你。

 

说也奇怪,吃惯了某种口味,其他口味再好吃也觉得不亲切。

也许,日子长了,我们和那种味道就产生了爱情,而真正的爱情是简朴的,深邃的,很难被诱惑的。

比如,这个秋天,我忽然想起老家秋刀鱼的味道。那味道还浓浓在,只是做刀鱼的那个人已经永远不在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功夫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