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母亲心里

标签:
家庭母爱伤痛泉流河流祝福母亲节感恩孝心行动情感 |
分类: 此情可待 |
早在一个星期前,我就做好了打算,要在这一天来临之前写篇文字给母亲。但是一个星期过去了,我一个字都写不出。我并不怨恨自己。对于母爱来说,一个星期的感情酝酿还太少,还不够;母爱是要用一生来慢慢理解的。
在我看来,一个人如果三天没有想到母亲,是可以原谅的;如果一个星期没有想到母亲,是该自责的;如果一个月没有想到母亲,是该被臭骂的。痛苦的时候想到母亲,是正常的;快乐的时候想到母亲,是可敬的。但所有这一切,都不如好好守着母亲,在她的膝下,在她的目光里恭奉晨昏。那是一种短暂而持久的幸福,往往不被珍惜。
但没有一个母亲要求儿女远离自己的工作家庭来专门侍候自己,甚至过年了,望眼欲穿,也绝不强求儿女回到自己的身边。在这个世界上,惟有父母是不提要求不提回报的人;非但如此,还要倾尽所有,来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直至最后的一点余热。不是母亲没有要求,不是母亲不会伤感,是因为母亲的心里,始终没有把自己放进去。如果说母亲的心是一个被风雨剥蚀的红果,那么这个果子的一切汁液都守护着内心的种子,直至腐烂干瘪。而这粒种子是她种在心里的对子女的希望,即便在寒冬腊月也依然盛开如梅,用无悔的忠贞来守望春天的幸福。
我的母亲也毫不逊色于世界上任何一个母亲,这让我既骄傲又惭愧。她用数十年如一日的表情姿态来执行母爱,来实践母爱,就像一棵佝偻的苹果树那样,使我在任何时候想起她,都会无限恭敬。
我真的找不到更好的词汇来表达这种敬重。世界上没有一种语言可以将深如海洋的爱放到一张薄纸上。语言是苍白的,只有行动才是最好的表达。
而我到现在为止只有语言。我离家在外整整二十年了。二十年,对于一个年轻的儿子来说,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对于一个母亲来说,却是残酷的劫持。当年我离开家乡去奔赴前程的时候,母亲挺拔得像一棵健壮的玉米;当我在二十年后的春节回到她身边时,她已经变成弯曲的古树,永不复位。虽然,每年春节我照例回去,照例在她的忙前忙后里享受着一个儿子的幸福待遇,但是我从来都没有想过母亲会老得这么快,几乎就是眨眼之间。母爱是一条慢慢干涸的小溪,却又是一条永不干涸的泉流。我们在两岸生息,理所当然享受着滋润的权利,却总是不把河流的命运放在心上。而河流,始终颐养着我们的岁月,从此岸到彼岸,从青春到中年,从痛苦到幸福,从无知到感恩。
母亲不是一本书,她是一部朴素的无字的经典。一部经典,是要用同样伟大的心来解读的;而我,才刚刚打开它的扉页。当我一步步走近情感的宁静深处,我能感受到她普天地的光辉,照亮着我的灵魂和良知。
我不想用伤痛来描述母亲,我也曾经写尽了她的痛苦,也不过是沧海一粟。我们之所以写那些发生在她身上的伤痛,大多是因为我们不能像母亲那样去承受。母亲超越伤痛的乐观全都来源于她的爱。母爱的力量是巨大的,大到可以忽略一切与自己有关的幸福。这是上帝留在人世间永不熄灭的火种,它让我们看到了痛苦背后的希望。
是的,我没有罗列关于母亲的任何一件事,我只是让自己的思想慢慢靠近质朴的伟大,我得靠它过活。不必列出单子来,随便拿出一件,都会让我颤抖着以跪着的姿势来双手接下,但是我却拿不出一家像样的东西呈现给母亲。这是永远不会相等的赠与,因为我的生命,我的一切都来源于那个不起眼的甚至非常渺小的母亲。
什么都不要说了,我只是刚刚走到这个节日的边上,就愧疚不已。
我们的良心还在,母亲给我们的身体还在,我想你必须开始了,我也一样。
祝福 母亲!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