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诚的烟火
____浅析胡之胡文字特色
文/素面朝天
品味胡之胡的诗文很久了,试着说说我的看法。
开始吸引我的是,他的文字对我来说陌生化的表达方式。
他对一个事物的浅吟低唱,充满很突出的情意,充满了亲密的细腻的感觉,喻示了纯洁的品质,赋予了某种崭新的含义。这点我认为是很超验的。
我们往往看不清楚事物那些潜在的简单,忽略那些寂静的平凡。
他能替自己以外的事物深入的伤怀或欣喜,他可以和花草,树木,一束星光或者是行人的形色互为芳香的思念。
读着,心里面就有一种潮湿的感动慢慢涌上来。
我感觉他喜欢在一棵凌晨三点的树面前静静的观望,在一株三叶草或一朵花前蹲下来淡淡的思考,他在阳台抽烟,张望楼下风景的孤独沉溺。
我不能确定那是一个模糊参照。但是的确,他因此产生的很多阴柔虔诚的文字是令人惊讶的。
平淡之中包容了天地万物的玄机。很多时候我们都看不清幸福的端倪。我们大多数的文字,只是本能的再现自己的感受,因此被暗淡的阴影笼罩。
但是,美好的事物在某个点上总是契合相通的,他恰巧能把那个点呈现出来,发现一些奥妙的联系。我常常会惊异于他的富于炫示的叙述。
他专注的思路似乎是一种开阔的云集。我几乎能够想象到某个威力的瞬间,掠过他心头的某个稍纵即逝的意象就被他伸手抓住了。
在我看来,他的文字描述似乎显得有几分边缘率真,抱着怜悯的激情,有梦想、有温柔、有许多美好的回忆和宽容。一片安心的开放着向善的颜色。
心中有花自芬芳,也许正因为如此悲躬自悼,他才悄悄获得了最为本质的体验。仿佛那些只是他个人专属的心情颂歌。
他的文字始终弥漫着强烈的个性。似乎有其充分理由的一种固执,彰显一种较真的昂贵,他把自己置于言说的现场,兴致勃勃的矫情,写得天真也写得老辣,写得爱也写得痛,写得温顺也写得霸道。
写人间烟火,也应有神意在。在我看来,文字在他指间幻化,仿佛百草迎风,美丽旋舞。他的诗文并不是参透的淡定,而像一个精致的遗憾。
他在安然诉说一场又一场虔诚的人间烟火。过程精彩,结局依然。
胡之胡读后感言:一直感觉自己的文字少了灵性,也没大有生活,所以写出来在我视为无病呻吟之作。承蒙素面朝天厚爱,愧疚难当,但还是想贴过来显摆显摆,一则臭美一下,二则留为永久的纪念。恐怕我写来写去,不过是自娱自乐,不会再有更多的人为我作夸饰之语,当为评论珍品,收录作耄耋年反刍之乐。谢谢朋友,不胜感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