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谷里,风在叩问,夜正凉

(2007-01-24 22:01:01)
标签:

山谷

佛经

俗缘

圣人

顶峰

峨眉山

分类: 我在生活
山谷里,风在叩问,夜正凉
 
山谷里,风在叩问,夜正凉
                         -----读亚子转王良诗歌新作《终结与开始》感怀
 
       一个像风一样沉默的灵魂,一个在佛经里沉淀春秋的灵魂,一个孤独穿越苍茫山水的灵魂,于2007年1月1日,化作仙鹤杳然红尘。
       我的心在那里停留了很久。我不懂佛经,但我经历了所有人都会经历的俗尘。这是一种沉甸甸的思考,它的重量压住了我的心脏,感觉自己像一根被扭曲的钢筋凝固窒息在水泥的丛林。我不知道,y君离开的时候,他的抄写经文的毛笔是否还握在沉稳的手中,他的一生一世的顿悟是否像风一样穿越空荡荡的山谷,他的眉头是否已经像高原的秋空一样舒展的坦荡光明。他走了,一句话也没说,一个人站在山的顶端凝望。前方,月正明朗,照着雾一样缥缈的荒原。路消失了,只有他,只有孤独的灵魂,守着一个最接近天堂的巅峰,举步上路。
       我无处可逃。
       时间回到了十四年前。也是在圣人出生的地方,一个小城曲阜,即将面对大学毕业的我的同窗,一个已经入党的朴实的诚善的青年,忽然从经书里抬起他坚定的目光。他不慌不忙地收拾起自己的行李,扔下了世俗的似锦前程,扔下了风花雪月,扔下了一切阻挡心灵的姹紫嫣红,背起一个发白的帆布包,沉静地抬着他年轻饱满的前额,用曾经无数次丈量世俗功名的双脚,踏着圣人曾经踏过的泥香,毫无留恋地走向峨眉山,走向生命的终结和灵魂的开始。
       几年后,从峨眉山发来一封信,一个在报社工作的同窗看完,展开宣纸,大笔一挥:“吾去也!”随清爽月光直上峨眉山,一样的毫无留恋。
       几年后,在北京读博士的同学游历峨眉,于曲折悠长的山间小路看到一个熟悉而陌生的背影,那年轻的僧人慢慢地转身,目光慈祥而清澈,倏然背转,消隐于雾霭青翠间。
       2006年夏,我登临峨眉山,于万年寺疯狂寻找,看过无数和尚的脸,没有找到昨天熟悉的坚定的朗月般的容颜。我坐在香气缭绕的寺庙外,看着那些和尚一边念经一边收钱,我知道,那个不羁的灵魂一定不在半山腰,他会在更高的顶峰,那里距离天堂最近。但是我终于没有勇气离开旅行团,失望地离开了秀美的峨眉,离开了我十四年的梦想。我还有留恋,我俗缘未了,我还要在漫漫的黑夜里匍匐,让身体更多创伤,现在,我无法到达顶峰,我只好仰起酸涩的脖子,一路回望,一望一叹,一叹一伤,罢,罢,罢!莫,莫,莫!
       从此,不知在何时的夜里醒来,忽然间就触动了那晚的山风,那晚的山谷,那晚的月亮。我尽量躲避着,我的胸中太狭小,容不下满山的月辉,但是我逃不掉,它变成了我跋涉中的宿命,这很快就让我陷入了沉重的泥淖中。我喘着气点上一支烟,这样我的心跳才慢慢地平静下来。命就在我的身上,灵魂还在冬眠,我下一步向何处迈去?
       我目睹过无数的生命逝去,那些鲜艳的花,顷刻间花瓣成雨,零落成泥,很快失去了光鲜的颜色。那是我吗?我再一次选择逃开,走了,不想回头,喉咙却干干的发紧。那时我多么需要一杯酒,仰起脖子,让失血的心饱满和沉醉,让我永远忘记那种鬼魅似的痛。
       夜正凉,风从最安静的山谷传来,叩问着疲惫不堪的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我要我的新年
后一篇:哑舞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