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中药均衡营养误区不良影响营养师 |
分类: 闲话斋●杂谈评论 |
有些白领为了让身体适应高强度的工作,除了补充维生素外,还会定期吃些滋补中药。由于中药不同于西药,有些人并不知道中药到底如何服用。让疯狂丫头告诉你,服中药时最常见的两个误区:
误区一:服中药白开水最好
一般人都认为,服药不能用果汁或茶水,应该是白开水最好,其实这并不是绝对的。因为在服用一些中药时,用淡盐水或生姜水等送服可以起到药引的作用,更有利于发挥药效。
送服以下5种常见中药,白开水就不是最佳搭档。
1.止泻药配小米汤:米汤能保护胃气,减少苦寒药对胃肠的刺激,常用于送服补气、健脾、止渴、利尿和滋补性中成药。如用小米汤送服治痢止泻的香连丸;以大米汤送服八珍丸、十全大补丸等。
2.补肾药配淡盐水:因咸味可以入肾,所以适用盐水(2克盐溶于100毫升温水中)送服补肾类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金锁固精丸、安肾丸等。
3.活络丸配黄酒:黄酒酒性辛温,有温通经络、散风寒的功效。黄酒与寒性药同服,可缓解其寒性;与热性药同服可通经活络。服用时,一般用黄酒15-50毫升,温服,如用作祛寒除湿、通经活络,可用黄酒送服通经活络的活络丸;用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也可用黄酒送服。
4.养胃药配大枣汤:大枣能补脾胃,益气生精、和药解毒。脾胃、产后虚弱者均需以此为引,一般用枣5-10枚,水煎取汤送服中成药。如人参健脾丸、归脾丸等。
误区二:中药加红糖
很多人由于惧怕中药的苦味,喝汤药时习惯加糖。中药的化学成分一般都比较复杂,服中药时为了降低苦味尽量不要加红糖,因为红糖中含有一定量的铁、钙等元素,一旦与中药里的蛋白质和鞣质等成分结合后,就会引起化学反应,使药液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凝固变性,从而影响药效。
按照经验说法,人的味蕾与温度有一定关系,当汤药的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味蕾对烫或凉的刺激会比较敏感,苦味相对就会减弱,但过烫的汤药人无法咽服。据此推测,汤药的温度降至人体正常温度37℃以下再喝苦味可能会减弱,这也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