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斋浦尔城市宫殿citypalace印度印度王公游记细细旅游 |
分类: 到处癫 |
在建立现代印度之前,印度像我们的战国时期一样,邦国林立。
印度划分为28个邦,6个联合属地。而位於斋浦尔市中心的城市宫殿 City Palace,正是其中一位邦国国王的宫殿。
城市宫殿建于十八世纪,是来斋浦尔不得不看的美丽宫廷建筑。
宫殿处于城市中央,与闹市仅一墙之隔。来到正门,望着那些纯手工打造的美丽门庭,你才会真正感慨,为何许多女子会以嫁给一位“帮主”为终身梦想了!
身着洁白制服的门卫与闹市上汗流浃背的人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区分着平民和贵族的距离。
古朴的吊灯,细腻的雕花、泛黄的大理石、精美的壁画……无一不诉说着印度极高的手工艺水平和富贾豪庭的炫耀。
可惜时代已去,景点的收入并不足以维系每个角落的还原,随意安放的灯泡毁了本来的古旧安详。
往日的繁华已深藏楼宇之中,迎接平民的仍是束缚下的管制,不过他们对旅客倒是不吝惜笑容的~
城市宫殿融合了蒙兀儿及拉贾斯坦的建筑特色,面积佔了旧市街的四分之一。宫殿只开放了一小部分供游人参观,其余仍是现任王公的私人住所。
在殿内游走,右边的小伙子过来问我要不要付费拍照,我欣然接受,他们认真对待,可出来的效果却笑爆了我~
那表情,那姿态,简直就是漫画里的人物原型。实在太逗了~
走过拉津多拉门,殿外天气炙热,游客和鸟儿各自纳得一处沁凉,悠闲的很。
红头巾们毫不松懈,环视四周,不过没人觉得不自在,反倒是游客(不才本人)对他们的装束兴趣非常。
这种服装从舒适度和美观度来说都很赞,只是盖不住那凸起的肚腩~
入口处左右各摆放着全球最大的两个银壶,这可是相当有来历的!
据说当年爱德华七世加冕时,虔诚的王公亲身到伦敦庆贺。为了每日沐浴,特下令打造了这两个巨大银壶盛载恒河圣水,不远千里运到英国供旅途使用。
现在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银制品已被收录进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弓箭、盾牌、刺刀、长枪,这些冷酷的兵器竟被可爱的印度人摆放的如此漂亮,毫无刀光剑影武力崇拜之感,可见他们并非那么好战,是个喜欢美丽事物热爱和平生活的国度。
当时驻在斋浦尔王国的英国首席建筑设计师Samuel Swinton Jacob以伦敦维多利亚博物馆为蓝本,由王子摆上了第一颗基石,设计出这一座五层楼高的美丽建筑,并以女王夫婿名字命名为——Albert Hall。
直到今天,马哈拉加王族后人虽已没有了政治实权,但在当地依然是拥有着崇高的贵族地位。
而宫殿中最让人叹为观止的除了玻璃窗后的展品,就是这一扇扇精美绝伦的门。
立体雕刻的孔雀羽翼层层叠叠打开,令人再一次叹服印度人民对美丽的追求!
纯手工是现代生活里一个奢侈的词语,因为所有追求极致美丽的人都知道,再完美的工业切割也无法同融入了工匠心血与热情打造出的手工艺品有任何可媲美的地方。
而正是因为工业的发展导致了手工的衰落,乏陋的想想力和浮躁的精神世界使得在现代想找一个工匠做出可与其媲美的工艺品,都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憧憬。这也是古董收藏成为炙手可热和日益稀缺的行业。
因为,那些美丽一旦逝去,就再无人可及了……
美丽的物件被随意安置,百姓们尽情享用毫无怜惜之意,那么洒脱,这倒是像极了贵族们的生活哲学——
不被牵扯,物尽其用!
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其实真正的贵族,就是有无产阶级作风的有钱人。
其实当一个人什么也没有,和有却无所谓,都是一种生活态度,最终大家追求的无非是“舒服”二字罢了。
这张皇室的盛装合影见证了历史的盛衰起落,印度人来这里缅怀,英国人来这里也是缅怀,而这意境却是大大的不同。
站在昏暗的觐见厅外,一家三口对着满墙的历史驻足感慨,光晕笼罩着他们,那么的自然美丽。
无产,资产,贵族;上流,下流,不入流。怎样的诠释都抵挡不住历史的变迁,最终一切入土成了不了了之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