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拉薩布達拉宮大昭寺八廓街旅游 |
分类: 到处癫 |
拉薩,是我這次旅程的起點,也是終點。
雖然一開始并沒料到繞了整個西部4省后還會再回來,但命運的巧合就是讓我和它又呆在了一起。而這一連串的巧合機遇,卻帶來人生中難以忘卻的風景!
從布達拉后的日落到大雪彌漫的山巒,也許真正不變的,是這里的人,是藏在人心里揮之不去的炙熱與深沉。
陽光破開烏云,在街道上投下一片光明。
夕陽下的布達拉宮,被溫暖擁抱后的寂靜,让人凝重。
這張是我再次回到拉薩后拍的圖片,后山已被積雪覆蓋。
大昭寺,是所有藏民心中僅次于布達拉宮的圣殿。
西藏的寺院多数归属于某一藏传佛教教派,而大昭寺则是各教派共尊的神圣寺院。
藏族人民有“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之说。
大昭寺在拉萨市具有中心地位,不仅是地理位置上的,也是社会生活层面的。
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
这从内到外的三个环型,便是藏民们行转经仪式的路线。
這里有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時帶來的釋迦摩尼12歲的等身像,是鎮寺之寶。
而且它還緊靠著名的八廓街,因此這里總是整個拉薩最熱鬧的地方,香火旺盛,朝圣者絡繹不絕,圍著寺廟一圈又一圈的轉,朝著佛像一次又一次的長頭跪拜。
經綸滾動,歲月蹉跎……
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现存最古老的土木结构建筑,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布局规式。它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
一樓是轉經道,隨著轉經筒的方向順時針行走,由左至右,藏區所有的寺廟都是如此。
好像動物都十分喜歡在寺廟里安居樂業。去了西部不少寺廟,總能看到成群結隊的鳥四處溜達,最壯觀的是看到鴿子和烏鴉一起蹲在地上搶食!這就是佛性么?
這里是喇嘛居住的地方,庭院收拾的很干凈。由于日照強烈,他們還細心的搭了頂棚,把花放在陰涼處。
說實話,我也是愛花人。在拉薩這種海拔高、溫差大,而且又極度干燥的地方,能把花養成這個樣子,不知要用多少心思。而我幾乎在所有喇嘛們住的地方都能看見擺在窗臺上、院子里盛開的花朵。
心里小小感動了一下……
在八廓街上,只要你能把頭從那些玲瑯滿目的藏飾中稍稍抬起一些,就能看到處處可見的花朵。
記得看過一個紀律片,是在西藏海拔5000以上的地方拍攝的。當時記者趕到十分驚訝的是,在如此惡劣的生存條件下,是什么讓他們每天依然充滿著樂觀的情緒。
其實,這里的人愛花,足以證明他們骨子里對生活的熱愛。
拉姆次仁是在拉薩認識的一位藏族喇嘛為我起的名字,它在藏語里是長壽的仙女、永遠美麗的意思。
而在我心里,這個名字確涵蓋了我對這篇土地真正的祝福——拉姆次仁,西藏,永遠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