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颐和园》教学设计

(2017-06-11 11:06:50)
分类: 教学设计

复兴区课题研究成果展示课评比教学设计表

主持人

李伟坤

手机

13315006233

研究

课题

 

课题名称

《小学中年级语文有效作业设计与评价的策略研究》

立项时间

2016.3.5

课题编号

1501139

研究目标

⑴研究出中年级学生有效作业的设计策略,提升作业设计的科学性。

⑵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探索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⑶形成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小学语文中年级段作业设计案例集。

有效整合课内外作业,使学生作业保“质”减“量”。通过开展有效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研究,激发学生对语文作业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研究内容

⑴分析、寻找有效激发学生作业兴趣的方法,研究小学语文中年级有

效作业的设计原则、途径、类型等。

⑵从形式、内容、难度等多维度,研究小学语文中年级段书面作业和实践作业的有效设计策略。

⑶借助网络、智能手机端等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小学语文中年级段有效作业的评价体系。

展示课题目

《颐和园》

年级及学科

四年级  语文

教材

分析

本课的设计是基于冀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人在画中游》所进行的主题式教学设计。本单元所安排的五篇课文《颐和园》《东北大森林》《海市蜃楼》《水乡行》《威尼斯的小艇》,从人文景观(颐和园)到自然风光(东北大森林、海市蜃楼、水乡行)再到异国风情(威尼斯的小艇),都属于写景的文章,更是写景习作的范例。虽有不同的表达方法,但都具有共同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来进行叙述。为了教给学生学会表达,与真实的生活相结合,我结合《颐和园》一课设计了微课及自主学习单,重点教给学生如何按顺序、抓特点的描写景物。这样依托教材,在理解阅读的过程中感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把习作指导“前移”,让学生在学文的过程中学会写景,将阅读的收获转化为习作的实践。

学情

分析

学生对于每一篇课文通过朗读能够读懂内容,能够找到作者的描写顺序和所写景物的特点。但我们平时的教学,阅读时只关注阅读,习作时只关注习作。学生对于如何写景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而是基于一篇篇课文零散的认识。真正写起来,仍是一头雾水,不会组织材料,不能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细致具体的描写。

学习

目标

课前:

1.        通过看视频,知道作者是如何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

2.        通过读文章,能找到例文的叙述顺序写作方法

 

课上:

1、能说出《颐和园》的游览顺序和景物特点。

2、对比阅读,能找到《美丽的校园》在叙述顺序和写作方法上与《颐和园》的共同点。

3、学习恰当运用比喻、拟人、列数字等描写景物的方法突出景物的特点。

4、能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写一个片段。

学习

重点

难点

重点:学习按顺序抓特点描写景物

难点:如何按顺序抓特点描写景物

学法

指导

1、微课   2、自主学习单  3、课堂任务书

学习方法:导游法

教学

设计

说明

 

(教学设计

与课

题研

究的

相关

性分析

 

1、教学本课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进行主题式设计。将《颐和园》一课中移步换景的方法设计成微课,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学生观看微课后,完成自主学习单。改变传统作业的形式,借助一单一视频,学生在家进行自主学习,保“质”减“量”,提升作业的有效性。(内容、形式)

2、自主学习单设计科学合理,学生可以按照老师的提示要求一步步完成自主学习。学完后有自我评价,有家长评价,一个个笑脸,对学生可以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评价及时,才能保证效果。适量的作业不会增加学生的作业负担,学生反而会快速高效地完成作业,提升作业的有效性。(作业量)

3、课始检测环节,教师及时检测学生在家自学的效果,为接下来的进阶作业奠定基础。学生在家熟悉颐和园各处景物的景点,在课堂上与组员合作,当小导游介绍颐和园,既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又加深了对课文的印象。(内容、评价)

4、进阶作业是在学会《颐和园》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以读引读,在比较中从叙述顺序、写作方法几个方面发现游记类文章写作方法的共同点。在例文的选择上,既兼顾游记的写法,又从内容上为学生后面的写作铺路。为后面的协作探究打好基础。(内容)

5、协作探究是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与真实的生活相结合,练习设计《我的校园》游览路线和过渡词,完成对校园的导游介绍。有了同伴间的合作分享,加上教师的有效指导,学生有话可说,能够很快完成《我的校园》片段练习,更具有实效性。同时减少了学生写大篇文章的枯燥无趣,激发学生作业的兴趣,提升作业的有效性。(内容、兴趣)

6、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把课外无指导的作业放在课内,进阶作业、协作探究、展示评价,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教师进行学法指导,课堂高效,做到课后无作业,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大大提升作业的有效性。(形式)

 


         

教学环节

教师及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与课题研究有关的设计必须做加粗字体说明)

 

课前

 

 

 

 

 

 

 

 

 

 

 

 

 

 

 

 

 

 

 

 

 

 

 

 

 

 

 

 

 












 

 

 

 

 

 

 

 

 

 

 

课上

 

一.课始检测


 

 

 

 

 

 

 

 

 

 

 

 



 

 

 

 



二.进阶作业

 

 









 

 

 

 

 

三.协作探究

 

  


 

 

 

 

四、展示评价

教师:制作微视频,设计自主学习单和课堂报告书,提前将学习资源发给学生。

学生:在家观看教学微视频,完成自主学习单。

任务一:看视频,学方法

1、我能在文中找出有关方位变化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2、我知道课文按照(     )的顺序(          )→(             →(           )→(        )来介绍颐和园的,这种方法叫做(           )。

3、我知道课文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并能画出表示特点的语句。










任务二:读文章,悟方法(借鉴微视频中学习的方法边读边在文中勾画重点词句)

             美丽的校园

    啊,我美丽的校园
    刚进入校园,便可以看到一幢威武的大楼。大楼不是很高,却显得气势非凡。那,便是我们学校的行政大楼。
    顺着直线向广场走去,在楼梯与广场的交界处,有七大盆铁树一字排开,就像七个小矮人在欢迎同学们的到来。广场两侧各有一棵香樟树。左边的那棵形似一条盘在一起的蛟龙,好像在监视着我们的一举一动。右边的那颗状如爱心,也许想用自己温暖每一个人。
    走进行政楼,顿时眼花缭乱,红、橙、黄、绿、紫的菊花如潮水般映入眼帘,真是姹紫嫣红呀!环视一周,你一定会被那盆白里透绿的菊花吸引。那盆菊花,就能让你明白什么是鹤立鸡群。她卷卷的叶子让人看了总感觉在滴水,都舍不得碰。再加上中间那绿色的花,只有一个词——美不可言!
    从后门走出行政楼,顿时眼前一亮——又一番天地在眼前。人顿时从那艳丽的世界里走了出来,来到了朴素淡雅的天堂。那翠绿的小草绝对能达到人见人爱的地步。她虽然没有鲜花艳,但她有一种自然的美,和谐的美。
    走过了一棵棵黄杨,一簇簇冬青,来到了一条石子小径上。小径的两边栽满了月季。在她们早该枯萎的时间里,有几朵花仍顽强地挺立着,绽放自己的美丽。
    啊,我爱这美丽的校园!

 

课始检测:

 1、看平面图,介绍游览路线

学生在屏幕上画出游览路线。

教师点拨:

用动词巧妙过渡,移步换景

 

 

 

 

 

 

 

 

 

2小组合作练习当小导游向大家介绍颐和园的景点!注意抓住景物的特点。互动交流。

 

 

教师点拨:

如何表现景物的特点:通过比喻、列数字等方法可以突出景物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小组讨论,总结《美丽的校园》一文叙述顺序和写作方法。

2、与《颐和园》进行比较,你发现了哪些共同点?

  

 

《颐和园》

《美丽的校园》

叙述顺序

 

 

写作方法

 

 

 


设计《我的校园》游览路线和过渡词,组内分工各选一处景点进行介绍。

 

 

 

 组内分工选一处来写:该怎么走才能来到这个地点?如何向游客介绍?

 

 

 

《我是校园小导游》

 

教师指导:按顺序、用过渡、抓特点、语言美

 

 

一单一视频,改变传统作业的形式,借助技术,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和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意识。作业量适中,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

 

设计科学合理的自主学习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够有效指导。

 

 

学生观看视频,依据自主学习单,按照上面的提示一步步完成自主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

 

微视频中通过朗读,抓关键词句的方法进行学习,找出表示游览顺序的过渡句及动词,并圈出景物,画出体现特点的句子。

在任务二中,学生借鉴微视频中的方法学以致用,边读边勾划重点词句,微视频中教师的有效指导,给学生学习的脚手架,一步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自主学习的技能。

 

 

 

















 

 

 

检测自主学习单的完成质量,使作业有布置,有反馈。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及时调控课堂教学内容。

 

借助技术,让学生参与课堂,既检测了课前学习的效果,又直观形象,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四人一小组,充分尊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当小导游的过程中复习了课前所学,对课文又加深了印象。

其他小组进行补充评价完善,互动交流,使作业更加准确,更加有效。

教师的点拨同样重要,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更加深刻。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习作的范文,知道了课文的叙述顺序之后,学以致用,将课外的文章引入课堂,以读引读,感悟作者的写作顺序,视野更加开阔,对于写景文章中的顺序能够融会贯通,使得作业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充实。

 在选文上为后面写《我的校园》提供范例,为后面的片段练习做好铺垫。

 

学校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地方,以学校为例让学生进行练习,与真实的生活相联系,学生有话可说,完成效果会更好。

为学生创设情境,小组合作完成一篇游记,既不增加学生的负担,又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完成习作的效率, 使课堂作业更加有效。

 

教师的有效指导可以让作业完成的质量更高,更有效。

          16.颐和园

按顺序    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

                                           抓特点                                绿       

                                                         列数字                      比喻        列数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