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从短号到小号的过渡微妙得令人难以察觉,那么当代单簧管而取萨克斯管可以说颇具戏剧性了;故事可以追溯到1919年伦敦索霍区的一家乐器行。当时,新奥尔良的一位年轻乐手西德尼,比彻特正好随同南辛考佩德管许乐园----一支演奏经典轻音乐和正规拉格泰姆音乐的乐园-----到欧洲旅行,在此发现了一双高音萨克斯管。他掏钱买了下来,开始学习吹奏,而且很快就如同阿姆斯特郎改行吹小号一样,他也改行操起了萨克斯管---他赋予萨克斯管一种音乐语言和演奏风格,后来人即便不肯全然效仿,至少也要消化吸收他的成就。比彻特不费吹灰之力就与阿姆斯特朗并驾齐驱。他大体上靠自学成材,虽然他读不懂乐谱,但是他为萨克斯管创造了一种将拉格泰姆音乐的拘泥僵化与新奥尔良爵士乐的简约平凡一扫而空的演奏方式,代之以曲折复杂流畅连贯的演奏风格,其间穿着尖锐的音调和大量颤音。富于音乐技巧的比彻特的出现切合当时音乐界的迫切需要,如果他在某一地区多留几年,他本该成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重要的爵士手。不过,他更留恋流浪的日子,1925年他在巴黎时事讽刺剧〈〈尼格利〉〉中充任伴奏—剧中的舞蹈演员约瑟芬。贝克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四年时间随剧组走遍了欧洲各地(包括俄罗斯),此后,在纽约盘亘许久之后,1949年才返回巴黎。十年后,他在巴黎逝世。法国人为纪念这位国家英雄,将法国南部安提比斯的一座广场命名为比彻特广场,每年在那里举办爵士音乐节。此外,他喜欢打架,因此而被逐出英法两国;1929年,他还因使用轻武器被法国监禁一年。比彻特两次获得特赦,使他的事业得以幸免----他做过一段时间裁缝之后,1939年为他演奏过的乔治,格什温创作的乐曲《夏日时光》还录制了音带,凭此曲挽回了公众心目中的形象,1949年,在陪同查理、帕克等博普爵士乐巨星在巴黎爵士音乐节露面,音乐节上他展示了自己的技艺丝毫不曾衰退。直到1960年代初期约翰、科尔特兰走上银幕时,才有其他乐手逐渐掌握不比彻特那种高音萨克斯管演奏技巧,尽管对他评价没有任何资料予以验证,但无论从哪一层意义上说,他都堪称大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