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后的反思与收获
(2010-09-27 22:27:39)
标签:
反思教育 |
分类: 教学空间 |
教研后的反思与收获
——2010年9月21日校教研活动发言稿
东西湖实验小学
“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从9月8日开始,到如今前后一共打磨了五次。这前后的变化是巨大的,大家能感受到:这与第一次所听的截然不同。通过这种研究,不仅仅是授课教师提升迅速,还有我们整个低数组的成员在杨老师引领下,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学会了如何对问题的诊断、如何反思对策等等,所有人受益都非常大,这要感谢杨老师全心地指导,衷心地说声:“谢谢!”
刚才林红莉老师介绍了我组这节课的打磨过程,既有专家引领,又有组内集体的智慧,但我们的着眼点不只是打造这一节课,就课论课不是我们的初衷,而是通过这节课使老师们学会思考,提升整个组的教研能力,并从中提炼出一些策略,以点带面地能把这些策略运用到相关的教学内容中,使我们的研究成果推广的范围更广。
每次试教。我们都认真地进行了反思,关于“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我认为要把握这几点:(举例、说明略)
1、“角”如何引出,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及知识水平。
2、建立角的概念,要让学生经历由直观到抽象的过程。
3、加深角的认识,要分层有序地组织探究活动。
4、角作为起始知识,要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这节课只是“空间与图形”中的一个缩影,通过这节课的启示,我体会到在教学“空间与图形”这一类知识时应注意:(举例、说明略)
1、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多提供素材,丰富学生感知。
2、引导学生经历由直观到抽象的过程,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3、合理地运用对比,发现图形的本质特征。
4、注重探究体验,观察、操作、想象、推理、表达等相结合,促进学生在活动中建构。
我除了在教学上进行反思,还对教研有所思考:如何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通过这几周的教研活动,使我体会到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各自备课,个人研究;
2、同课异构,彰显个性;
3、集体会诊,共研方案;
4、跟踪打磨,提升完善;
5、反思研讨,形成策略。
最后感谢杨老师为我们指引了一种教研方式,打开了我们的思路,这短短的十几天让我们思考很多,恨不得把一学期要思考的问题在这段时间内思考成熟,确实提高了我们的反思能力;还要感谢时老师,对时老师说声:辛苦了!对我们组的每个成员说声:辛苦了!
有播种就会有收获,让我们在反思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