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峡好人》:贾樟柯的人文关怀

(2013-05-30 06:46:46)
标签:

戛纳电影节

贾樟柯

文化

分类: 随笔

《三峡好人》:寻找的意义

辛泊平

 

在66届戛纳电影节上,贾樟柯的电影《天注定》获得了最佳编剧奖,一时,国人很兴奋,因为他为华语电影挣了面子,但我却觉得很正常。一直认为,贾樟柯是一个有人文关怀的导演,是一个有思想的导演,是这个时代不可复制的导演。许多时候,我想谈一谈贾樟柯,却总是不知如何开始,如何展开。我喜欢他的《小武》,也喜欢他的《三峡好人》。面对他作品中摇移不定的镜头,我常常有恍然如梦的感觉。在我看来,贾樟柯是一个有记忆且忠实于记忆的导演。如果按照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那么,面对贾樟柯的电影,不同的观众则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审美预设和故事期待。怀旧者可以看到昔日的光景,批判者可以发现对现实的拷问,艺术家则可以感受他超凡的叙述方式和结构能力,等等等等。对于我来说,这些不分轻重,同样重要。因为,正是这种多元素的有效融合,才有了贾樟柯的电影美学及艺术追求。

在《三峡好人》里,一男一女,两个异乡人几乎在同一时刻踏进了那个不仅仅属于地理意义上的三峡。他们的目的也几乎一样,那就是寻找他们的亲人,一个是寻找从他身边逃跑的老婆(买的),一个是寻找久无音讯的丈夫(法定的)。寻亲之路同样曲折,而且,他们都见到了他们寻找的对象。不同之处在于,一个从此破镜重圆,一个从此劳燕分飞。但最终,我们看到男女主人公是不同方式的释然。因为,他们都完成了此行的目的,那就是他们必须接受的事实,现实一旦定格,那就是他们都相信的命运。

这是一个关于寻找的电影。寻找人生的方向和意义,是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正如我们每个人,或长或短,都有过在路上的经历,在那个过程中,那漫长而焦急的等待,是一种折磨,也是一种洗礼。无论你知不知道前面等待你的是什么,你必须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精神暗示。当然,也正是因为这种折磨和洗礼,生命获得了持重的力量和沉默的尊严。或许,这也仅仅是一种解释。就我的感觉而言,还有一个不断重复的镜头,它给我的震撼甚至超过了故事本身。那就是拆迁的背景。那些拆掉门窗、裸露钢筋的楼群,犹如巨大的废墟,刺激着眼球,也刺激了神经,它逼迫你反思我们所处的时代和生命的意义。在所谓的时代潮流里,人缺乏足够的理由;在机器的轰鸣声中,人是那样的渺小和卑微。这是一个隐喻,但并非无中生有、故弄玄虚,那是对历史的回望与现实的思考,它源自艺术家的良知与关怀。而这一点,应该是所有艺术形式自觉追求的品质与担当。 2013-1-2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夜色(二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