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友谊之光

(2013-02-20 18:48:20)
标签:

驼铃

友谊

杂谈

分类: 随笔

友谊之光

辛泊平

 

“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相信许多人在周华健这首《朋友》的旋律响起的时候,都有莫名的伤感与冲动,伤感青春与友谊的凋零,冲动再回到那些或许有过悔恨的岁月。然而,一切都已经成为往事,那些熟悉的话语、熟悉的面孔、熟悉的肝胆相照、熟悉的聚散匆匆只有在记忆深处才会有它的呼吸和体温。关于友谊,我们说过的太多,但又似乎从来没有惟一的定义。想想自己路过的人,从一起玩泥巴的发小,到小学、中学、大学的同学,再到单位的同事、社会上的熟人,哪一个是我们真正的朋友?翻开手机,号码簿上成百上千的号码,但当你孤独难耐、需要倾诉的时候,你又会想到谁?我们当然可以按照社会上的规则给我们所谓的朋友分类,但分类之后,在灵魂深处,你会不会有一个最信任位置留给“朋友”?

或许是的,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一群男人在歌厅吼歌,可以演绎那种声音上的惺惺相惜,但真正意义上的“斯是当以同怀视之”的生死相托,却是另一个概念。当我打开老电影《戴手铐的旅客》时,我再一次为那种早已远去的理想主义的朋友情怀感动得情不自禁。一个被通缉的“罪犯”,在他逃亡的过程中,不是我们想像中的侠客拔刀相助、挺身相救,而是几个有着相同信仰,有着一样道义关怀的朋友支撑着他、推动着他,一步步走向那诉诸于国家利益的“冒险”。情节不复杂,人物塑造也没有超越那个时代的印记。然而,当那首《驼铃》合着战友离别的画面响起的时候,我早已泪流满面,为那个时代执着的信念,为那个时代纯净的友谊。在一个颠倒黑白的时代里,一切都可能是陷阱,都可能是良心丧失的前提,都可能是人性陨落的开始,然而,为了理想,自有一些人在守候情感的价值,捍卫信仰的意义,他们用自身的生命诠释了理想高贵与担当的尊严。

不可否认,在今天,朋友已经是一个暧昧的词汇。当人们在不同的场合谈及的时候,朋友可以有一千个解释,它们可能有交叉,可能有重叠,但很少有白纸一样的背景。“君子之交淡如水”,那是古训,我们都知道,然而,也同样清楚,在各种网络交错纵横的年代,那种君子之交同样无效。在许多时候,君子之交没有重量,它只存在于书本中,而那种“甘若澧”小人之交倒可以通吃一切、走遍天下。这是冷酷的现实之一种,是让人悲伤的浮世绘。我怀念有理想的时代,怀念以理想之名缔结的友谊。因为,“理想使痛苦光辉”,因为,以理想之名缔结的友谊纯净如水。2012-10-3夜

——2013年1月15日《秦皇岛晚报》专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