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矜持的热烈,隐忍的决绝

(2011-09-22 08:57:24)
标签:

隐忍

高贵

文化

分类: 评论

矜持的热烈,隐忍的决绝

——左小词诗歌阅读印象

辛泊平

 

2010年夏天,去邯郸参加河北省第三届青年诗会,一出火车站,便看到了前来接站的见君和左小词。见君兄是早已熟悉的老朋友,左小词却是第一次见。但见君兄的介绍让我一下子记住了她——“左小词,写小说的”。既写诗又写小说的人虽然不少——比如韩东,两样功夫都相当了得——但面对年轻的左小词,还是吃惊不小。后来在《诗选刊》和《凤凰》读到了左小词的文字,觉得有其中弥漫着一种感觉,说不出但又放不下,于是,就想写点什么。然而,因为种种缘故,这一拖就是一年。

一年来,我对诗歌的阅读越来越困难,不是不想读,而是对那些面目相同、声调一样的诗歌失去了耐心。许多时候,我宁愿读一本小说或者随笔,甚至是为人诟病的诸子著作,我喜欢有力的故事,犀利的思想,还有虽然久远但却依然富有当下智慧的话语。是我们的诗歌出了问题,还是我的判断失去了敏锐,我说不清,也不想纠缠。我当然在关注诗歌,关注着纸质和论坛上的诗人们,不过,这种关注变得苛刻了许多,也疏懒了许多,对于铺天盖地的诗歌,我失去了言说的热情,失去了敏锐的感悟。但我心中的那些优秀诗人不在这个范畴,我的诗歌阅读几乎仅限于此。左小词优不优秀,现在我还不敢妄下结论,但她诗歌缠绕氤氲的感觉,确实让我无法回避,无法远离。

读左小词,我似乎总是无法进入其诗歌的核心地带,只能在外围感受那生命中转瞬即逝的秘密闪电。在医学上,我们可以解剖身体,骨头,筋络,血管,甚至淋巴和细胞,我们都可以通过手术刀,通过显微镜来熟悉它的形式和结构,而对于肉体之外的存在,我们却无法将它完整地拎出来。然而,它并没有因为我们的手足无措而消失,而是以一种意外的形式、碎片的形式突然呈现,让我们震惊,让我惊讶,让我们为之牵肠挂肚。我说的是灵魂,是心灵,是生命的另一部分,是有别于血肉之躯的思维律动。它像影子一样,可以在阳光下出现,也可以在黑暗中隐没,它无法把握,却可以被感知,无法被描述,却可以被言说。总有一些人因为某种机缘与之相遇,总有一些人因为一种宿命与之纠葛,并在自觉与不自觉间用文字记录下那种神秘的节奏,秘密的呼吸。

 

即使给我整座玫瑰庄园

也不能停止我

流动。真理是庞大的系数

先知们预测

更替

像我一个小女人

落地,与人相亲

生产,传阅经文与幸福

颠覆,告别

选择与诗同居

 

就盛开了

我信任

打开

是一种羞耻的颤栗

打开身体,打开秘密

打开历史,词组

 

打开虚妄,打开城门

打开药片,打开空空如也

打开蛇,经验之花溃散

打开谷物,倔强

打开海水

向左,向右

打开我

——《打开我》

 

作为词语的生命,它的意义也早已不是原本意义上的意义,而是带上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阐释和解说。那些辞典上的生命条分缕析,可以参考也可以借鉴,但它绝非生命本身,只能是对生命的描述和暗示。生命的简单性在于生死两界,存在与消失的两级;生命的复杂性在于,生和死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和色彩。诗人明白这个人生的悖论,所以,她才在真理庞大的阴影里,在选择一个女人尘世角色认同的同时,又选择了一条有别于人间烟火的虚无之旅。在这里,它“选择与诗同居”,不是简单的职业确认,而是对生命自然流动的放任与尊重。恰恰是这种非强制性的态度,生命开始朝着它混沌而又丰富的状态挺进,于是,身体打开了,历史打开了,药片打开了,虚妄打开了,蛇打开了,谷物打开了,海水打开了,意义之外的空空如也打开了,在这种无序而又真实的生命潮水里,“经验之花溃散”,取而代之的是,生命最大限度的解放,其中有羞耻,有迷茫,更有自由和逍遥。“在梦里/打破次序、规则/麻绳、地址/一只只粗糙瓷器//在梦里/我成就想像、荒诞/成就时间”(《昨夜我在梦里出现》)此时,身体之外,世界不复存在,或者正好相反,世界之外,我是一切,一切是我。

在我的印象里,左小词是沉静的,甚至有些腼腆,然而,在她的诗歌中,我却读到了一种热烈和决绝。但她的决绝不是惊世骇俗的决绝,而是隐忍的决绝,她得热烈不是情感的过度燃烧,而是矜持的热烈。她承认并接受自己的女性身份,但没有苟且,更没有贩卖,而是选择了一种消极的不合作。“我一定不发声/长一株植物/朝里走。”(《在会场》)正如古代的侍女,你可以居高临下地冒犯,但你不能占据和俘获她的心灵。植物一样的沉默与谦卑,冰冷的眼神,那是比赴死的凛然还要让人心惊的倔强。然而,当心灵被搅动的那一刻,诗人却可以义无反顾地喷薄:“我们发光/必一意孤行”(《在会场》)。这不是医学意义上的多重人格,而是诗人对身体和灵魂的双重珍视。她不会轻易盲从所谓的世俗价值,她只遵从生命内在的法则:“一面对着身体/一面对着虚无”(《我们又回来了》)。正如她在《我的风水》中表达的那种交织的感受与思绪——

 

我用我的风拍击我的水

分裂,来自深处

荒原是的孩子咳嗽一声

寓言抖落一地

这些年

不拒绝糖

不拒绝冷

不拒绝复述沉默的骨刺

 

我用我的风承接我的水

我把裂变的生活巫术

悬于眉心。皱巴巴的纸上

画过睡过的小镇,河流分开

欲念软弱

 

我用我的风杜撰我的水

挣脱与纠缠,归于热爱

沉重与漂浮,是站立

在开放的地铁上,我也开放

肆无忌惮

 

左小词的诗歌多用短句,但没有那种短句特有的急促和尖锐,而是洗练和干脆。她善于把那种决绝和锋芒包裹在如水一样的情愫里,在如梦呓一样的叙述中,完成对生命的拆解与重构。她固守着某个信念,不会因为世事的纷纭和外界的干预而轻易放弃。即使那个信念不在干爽清凉的康庄大道上,而是印在生活的背面,她也依然坚守,依然不离不弃,依然“不苟且/不混淆/不颠倒众生/我在一条道路的背面挖下陷阱/跳过或者返回”(《背面》)因为,诗人明白生命的局限,即使我们最大限度地扩展生命的可能,最终也“只占领一个高地/一个洼谷/高处埋葬灵魂/低处盛放尸骨”(《这辈子》)这不是什么生命的秘密,而是生命的真相。她能做而且能做得最好的,就是顺着生命的血流,隐忍的决绝,矜持的热烈,在自觉不自觉间,去见证此在的迷惑与澄明,去触摸虚幻的失败与自足,去感受灵魂隐秘的呼吸,词语优雅地滑翔。2011-9-21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普通人语录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