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都喜欢去热闹的地方吃饭
辛泊平
许多外国朋友到中国总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中国人吃饭找地儿,总是喜欢那些客人爆满的酒店,而不是像他们一样找清净的地方。面对这样的问题,有时真不知道怎样回答,就像以前有个泰国朋友问我是不是中国人都喜欢穿西装一样。在他眼里,西装是正式场合才应该穿的礼服,而不是像我们菜市场上卖菜的和买菜的都穿它。这也许是东西方文化的一个差异,一时说不明白。具体到吃饭,可能因为西方人崇尚独立自由,所以,任何时候都不喜欢被人打扰,吃饭更是如此,因而喜欢那些相对清净的地方,尽享私人独立的空间;而中国人似乎习惯了集体方式,就是吃饭也愿意宾朋满座、觥筹交错,充分感受那种群体狂欢带来的刺激和安全感。当然,这样说肯定是大而无当,一个现象的根源绝非这样简单明了。所以,我又想了许久,才似乎悟出了一些个中的缘由。
第一当然是卫生。生意好的饭店,蔬菜和肉类基本都是当天进货当天消费,所以相对新鲜;而那些不景气的饭店,当天进的蔬菜和肉类当天卖不完,肯定不会就地销毁,而是要储存在冰箱里,越积越多,久而久之,那些蔬菜和肉类很难保证是新鲜的。至于那些利欲熏心的老板为了不赔,以次充好,用过期的东西糊弄你,吃出毛病,那就相当不划算了。中国人多奸哪,特明白这里面的猫腻儿,所以,冲着那种人气去吃,相对地没问题!
其次是心理。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几个人在一起吃饭,越吃越高兴,越聊越兴奋,一时便忘了时间,不知东方之既白。但突然抬头,却发现偌大的饭店只剩下自己那一桌,所有的服务员都静静地站在一旁,等着收拾残局。你拿着筷子,举着杯子,吆五喝六也好,意气风发也罢,一时间都少了情调,更强烈的感觉是你和你的朋友是饭店的臭虫,在人家的厌恶里表演吃饭的实力和耐性。那种场面如果你还能吃下去,那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多厚的脸皮!退一万步说,即使人家没有逐客的意思,但人心都是肉长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老祖宗的话不能不听,看看那么多服务员就因为你们几个而无法打烊,也终究于心不忍。而那些红火的饭店就少了这种尴尬,客人源源不断,走了一波又一波,如果你愿意,你大可以从第一波陪到最后一波,吃它个地老天荒,喝它个天荒地老。
再次是好热闹的心态。中国人好热闹,这是世界有名的。外国人过圣诞节在家弄个圣诞树就了不得了,中国人过年就得敲锣打鼓放鞭炮,张灯结彩串亲戚。因为,国人喜欢那种热气腾腾的江湖气,觉得那才叫人生,那才就快意,否则,冷冷清清的不成体统。有时本来无心吃饭喝酒,但因为热闹的气氛和临桌的豪气,受其感染,自己也便来了兴致,也是常有的事儿。感冒可以传染,食欲和胃口是否也可以传染,这倒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
最后就是从众心理,自己本来不知道哪家好,但通过饭店热闹的程度,大致可以判断。人多的地方安全,人少的地方有危险存在,按照一般逻辑,这点也大致不差。
当然,说了这么多,也只是猜测,没有科学依据,也没有实际考察和问卷调查。如果有看官因为我这篇小东西而心动、而发奋图强,一不小心弄出本关于中国人吃饭心理探究的专著来,那当是功德无量的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