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巴林左旗:从地质公园穿越到历史遗迹

(2015-08-25 15:25:01)
标签:

杂谈

巴林左旗:从地质公园穿越到历史遗迹       24日下午,参与巴林左旗国际摄影季的摄影师们参观了召庙七锅山自然保护区。
       七锅山自然保护区地形地貌以低山山地为主,海拔高度700-900米,多数地段以花岗岩裸岩为主,植被稀疏。这里留有很多冰川时代的遗迹。巴林左旗:从地质公园穿越到历史遗迹        据介绍,七锅山天然锅穴有100余个,总的特点是口小、肚大、底平,锅穴最大的口径8—10米,深约2米,最小的口径只有10厘米,但深度达40—50厘米。这里的天然锅穴绝大部分分布于山脊、山峰的花岗岩上,个别锅穴发育于呈孤立状的巨大岩柱之上,形成罕见的“孤峰”地貌或呈基座相连的“连座峰林”地貌。更为神奇的是在一些储水的锅穴里竟然有三亿年历史的活化石三眼恐龙虾。
巴林左旗:从地质公园穿越到历史遗迹         拍摄中的时间总是流逝的太快。转眼日薄西山,云霞漫天。摄影师们匆匆的吃过晚餐后,各自的寻找位置,唯恐错过一天中的完美落幕。巴林左旗:从地质公园穿越到历史遗迹        晚饭过后,当地在召庙景区内准备了奔放的篝火晚会。大家手拉手,不分国界,不分种族,不分老幼,一起围着熊熊烈焰,载歌载舞,共度晚间的美好时光。
巴林左旗:从地质公园穿越到历史遗迹          25日上午,参与巴林左旗国际摄影季的国内外摄影师们继续参观拍摄了巴林左旗的辽上京北塔。北塔坐落在距辽上京遗址北约2.5公里的山丘上,为辽上京附属建筑,塔高14米。塔地宫里曾出土了48颗释迦牟尼佛的舍利子。巴林左旗:从地质公园穿越到历史遗迹        随着时光的更迭,世事的变迁,北塔曾遭到惨重的破坏。如今的北塔是当地近代重建的作品。北塔身处市区,成为市民休闲运动的好地方。当我们抵达北塔的时候,看到几个人在顺时针绕塔,后来更多的人加入了绕塔运动。场景颇有喜感。巴林左旗:从地质公园穿越到历史遗迹        离开北塔,往城区东南行进三公里左右,即可抵达辽上京遗址。据载,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于918年(神册三年)开始兴筑,初名皇都,926年(天显元年)扩建,938年(天显十三年)改称上京,并设立临潢府,为辽代五京之首…巴林左旗:从地质公园穿越到历史遗迹        时间可以让一切辉煌成为历史。随着大辽王朝的覆灭,这里也在战火中成为废墟,被时间掩埋,成为历史。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曾在此挖掘。1962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进行了全面勘探和试掘。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巴林左旗:从地质公园穿越到历史遗迹        身处阔大的遗址中,会见到很多碎砖和瓦片,这些遗物在告诉后人曾经的辉煌。这里似乎并不孤单,如今他的另一个功用是农民的放牧场。每日都会有成群的牛羊与逝去的灵魂作伴,也不算是孤单。巴林左旗:从地质公园穿越到历史遗迹        一个小时的拍摄转瞬即逝,下一个目的地是辽上京南塔。南塔位于辽上京遗址南约2.5公里的龙头山北侧(辽称石盆山),与北塔遥相呼应,塔高25米,八角七檐,檐头系风铃;塔身嵌有浮雕,刀法细致,其风格类似辽西京大同华寺内的辽代壁画。可以想像,当时辽上京南北山上,佛塔高耸,风铃飘鸣,诵经声声,一派佛国盛世景象。
       巴林左旗:从地质公园穿越到历史遗迹辽上京遗址位于巴林左旗林东镇东南郊,是辽代最早建立的都城,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南塔为砖筑八角七层密檐式空心塔,高25.5米。须弥座塔基边长3.8米。塔檐残破,刹杆不存。塔身各面嵌有赭色石质和砖质浮雕,有佛、飞天、菩萨、道士、小塔等。
       巴林左旗:从地质公园穿越到历史遗迹可惜,南塔也遭到不小的破坏,塔墙上的很多佛像、飞天像,不知在何时被人抠除,更不知这些文物如今流落到何方。值得庆幸的是南塔还保留了许多原塔的许多元素,塔身较北塔更为完整… (旅游世界杂志 北寒 发自内蒙古巴林左旗)巴林左旗:从地质公园穿越到历史遗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