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济南茶文化里的798

标签:
798济南1953茶文化创意园北寒茶城 |
分类: 印象山东 |

在某个秋高气爽的上午,朋友打电话来说,咱们济南也有798,要不要去看看。正在我诧异的空隙,朋友说,“这是茶文化中的798,老厂房、老车间、火车头、品好茶、拍好片,就在济南1953•茶文化创意产业园。”说实话,做旅游这么些年,他说的这个地方,在我的印象里,还真是找不到存储的地方。既然有这么好的地方,自然说去就去。文图/北寒
驱车至济南市槐荫区张庄路46号,在马路上向南张望,巨大的茶字和一把巨大的茶壶,就已经牢牢地吸引了我的注意力。这不是广友茶城吗?我在广播里经常听到,这一排排平顶房里都是卖茶的商家,但是这里有什么别致之处吗?没等我张口,朋友就先开口:“失望了吧,今天叫你来真不是买茶的,而是来旅游,来摄影的。别急,咱们去的地方就在这几排房子的后面。”
跟着朋友穿过广友茶城不长的胡同,惊艳的景色果然让我大吃一惊。这里居然有这么多古朴的苏联式仓房,一排排连成片。红砖精砌的方砖,在岁月里已经风蚀上了沧桑和时光感,而砖墙上的电线支架和电瓷壶以及奋发激进的革命生产标语,更是标注了50年代的特色。这些仓房宽阔巨大,房顶上的人字形屋脊,全是红瓦铺设,它们历经几十年的日月,已变成了颇具分量的暗红色。
在房子的旁边是高大的毛白杨,它们用粗阔的胸径,证明着自身的资历。如今,秋色正浓,冷风扫过,黄叶纷纷飘落,踏着甬道上的落叶,听着沙沙作响的秋声,与老房子做着心灵的交流。缓缓移步,在仓房区一些甬路上,巨大的革命生产喷绘,更是硬生生的将我们拉到了50年代。群情激奋、万众一心,扛着大铁锹,挥舞着硬邦邦的铁拳头,大干一番。文图/北寒
老仓库里念起茶叶经,还真是那个味
“怎么样?开眼吧,这里就是‘济南1953•茶文化创意产业园’。前面还有老铁路线、绿皮火车,保证让你拍出特色,排出好片子。要不要我给你讲讲这里的前世今生,也让你增加一下这个地方的认识。”朋友说。还是没等我开口回答,朋友已经滔滔不绝的介绍了起来。
济南1953•茶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前身是中国商业仓储公司山东分公司(广友集团前身)。是在国家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作为建国后济南市首批国有大型商业储运企业,是首批苏联援建的重点项目。广友集团利用所保留的18栋老旧库房、6处站台及其配套设施,完全按照苏联提供的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改建了济南1953•茶文化创意产业园,其厚重、宽敞、大气,具有浓郁的异国建筑风格。
济南1953•茶文化创意产业园是济南市重点文化产业园区,是广友集团有限公司在广友茶城的基础上,全面策划和建设运作的,并于今年10月10日正式开园纳客。现有来自国内福建、浙江、云南、广西、江苏、江西、湖南、湖北、安徽、贵州、山东省内及台湾地区等茶叶和紫砂商户800余家,市场茶叶年交易量48万担,年交易额超过15亿元人民币,是江北最大的茶叶集散交易中心之一。整个产业园改建后共分为A、B、C、D、E五个区域,占地80亩,共设有展室近200个。园区还对苏式仓库进行了维护和优化,保留了包括711军事铁路专线在内的1100米延长铁路、蒸汽机车和绿皮车厢,融入现代艺术的元素和创意,个性突出,彰显出鲜明的传统异国风格,体现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氛围。文图/北寒
一站式茶文化综合体,旅游购茶两不误
“看了这么多,是不是找个地方喝点茶?”我说。“那敢情好,走去怡清源茶行,让老板给咱们泡茶喝。”朋友答道。说着,朋友带着我走进产业园A区南门的“怡清源”茶行。这是一家湖南人经营的茶行,以安化黑茶为主,有自己的产业园和种植园,在全国有多家直营店,也是产业园区内较为重点的茶行。在茶行内,捧着一杯“陈年伏砖”,听着老板讲述着他们家茶的故事,偶尔我会拿起手中的相机对着茶杯、茶砖、或者茶桶拍几张片子……
朋友说,济南1953·茶文化创意产业园突出茶文化创意的经营理念,延伸茶叶的前后产业链。在产业园区内现在已经具有茶叶的种植、采摘、现场加工、以及鉴茶、品茶、茶道、茶文化研究与推广等,同时紫砂文化、红木文化、玉石文化、陶瓷艺术、根雕艺术、书画艺术等相关产业也在筹划中。听到这里,我突然想起在经过火车车厢的时候,曾在旁边的一片园地里看到不少茶树,当时朋友说这是长清茶引种市区的实验。也同样是在火车老站台的位置,一家私人紫砂文化博物馆和一家茶叶加工体验馆正在建设中。
看来不久,再来时,这里一定会成为集旅游、休闲、体验、购物于一体茶文化综合体,我想届时带给我的收获一定会更多。文图/北寒
Tips:
地址:济南市槐荫区张庄路46号广友茶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