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香港室内设计之父高文安(转贴)

(2008-08-12 09:27:49)
标签:

室内设计

安乐窝

建筑师

高文安

香港

家居

分类: 名师名家名作

该文登上新浪家居首页新浪家居博客首

    转载按:自二十五年前开始学习室内设计,因大陆的经济文化水平实在太过落后,所以那些港台以及国外的设计书籍和图册,便成了我们学习设计的最好课外读物。那时,就知道香港有个高文安,但不十分知道他的名号。后来,知道了这个“香港室内设计之父”的一些传奇,不由得崇拜得五骨投地。前几年,作为成功人士的典范的高文安,又以前卫的姿态,出版了自己的健美写真,给这个传奇人物更增添了明星色彩。一直以为,设计师也应该明星化,从某种角度说,高文安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早显示明星色彩的设计师吧?高文安除了以他杰出的设计征服了世界,更是以他传奇的人生经历以及个性的生活方式,诠释了设计师明星的含义。

    以下为转载文章。原文地址:http://fashion.qqread.com/shuma/z272404_8.html

 

    高文安是建筑师,亦是香港首屈一指的室内设计师。他曾经到澳洲留学,回港工作数年后创办了「高文安设计有限公司」。

http://hz17840896.c-bm.com/fyrw/images/77_1.jpg

 

    自1976年,高文安不断设计出精彩的作品,包括「中艺(香港)有限公司」、「广东的士高」、「凯声戏院」、「上海滩」、「半岛酒店嘉麟楼」、「赛马会沙田会所百俊厅」,以及遍布全港的各个家居等。

    高文安于1943年在上海出生,其父经营酒楼,属连锁集团,为高家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

    他六岁来港,完成中学后便到澳洲升学,最后在墨尔本大学以一级荣誉毕业,并荣获建筑系学士之设计优异奖及「Picton Hopkins Prize」。

    高文安于1970年挟着建筑系毕业生身份回港,当时他觉得发展商忽略室内设计的重要性,因此渐渐失去对建筑行业的期望。

    首先,他在「潘愆寿顾问工程事务所」任职建筑师达数年之久,然后转到「利安工程公司」担当工程部经理一职。直至1976年,他得到邻居的鼓励,创办了「高文安设计有限公司」。1977年,高文安为自己位于石澳的小屋设计一番,把残旧的小村屋变为美观又实用的安乐窝。邻居无不惊叹其设计天赋,随即一掷30万港元邀请他设计家居。当时来说,这个数目足以购买一个千尺单位。
高氏的设计揉合中西文化,将中国文化渗入建筑概念,加上西方的科技及舒适特质,拼凑出独特的设计作品,令他引以自豪。

    他对于古文化有一股热情,原因是古代建筑不会因年代久远而失色,甚至没有地域的限制。

    为了满足创作上及技术上的好奇心,高文安经常游历世界各地,与自然的建筑及环境融合起来。因此,他的设计总是独一无二的。

    高文安的另一天赋是善用空间的巧思。他相信室内设计的宗旨是创造舒适的安乐窝,任何隔间,经他略为调配修改,都会变得既美观又实用;本来狭小的房间,经他改动一番,便会感觉宽敞起来。他甚至会根据居者的喜好而添置装饰,给客人窝心的感觉。

    高氏认为客人的想法及感觉是创作的根源,因此开始时他会细心聆听客人的需要及期望,经过深思熟虑才动笔设计。这便是他的成功之道。

    平日除了室内设计,运动亦是高文安生活上不可或缺的事情。

香港室内设计之父高文安(转贴)

    他于53岁出版了写真集「At His Peak」,除了纪念去世的母亲,还向亚洲成功的中年男仕带出一个明确的讯息:同时拥有事业与健康身体的重要。

 

 

 http://fashion.qqread.com/ArtImage/20060922/om559_2.jpg

  

http://fashion.qqread.com/ArtImage/20060922/om559_75.jpg

  

http://fashion.qqread.com/ArtImage/20060922/om559_3.jpg

 

http://fashion.qqread.com/ArtImage/20060922/om559_11.jpg

 

http://fashion.qqread.com/ArtImage/20060922/om559_38.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