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冯新浪博客独家稿件,未经书面许可转载必纠】
写这篇文章的契机,是因为老冯前几天一篇名为《设计至少是体力活》(http://blog.zhulong.com/u/1588172/detail4156624.htm)的文章,在发表到博客后,引来了网友不同的见解。
其实,在《设计至少是体力活》中,我针对的是,某些业主不尊重设计师的劳动,甚至忽视设计的劳动价值的,导致设计师很伤心的问题。正如题目所说,我对于设计与体力活的关系,用的是一个“至少”一词,而没有说“设计就是体力活”
对于网友评论说的“设计应该是一种快乐”,我是很赞同的,但对于他接着说的“当然作图改图很累,但如果和成果相比,和自己的历练来比较,微不足道!如果把设计当苦那就不要做设计,不要误导后辈,应该告诉他们设计很累,但心不累!而不能告诉他是体力活,那会误导很多青年后辈的!可能误人子弟!”我就不敢苟同了。《设计至少是体力活》看似说设计与体力活相似,但用了一个“至少”,一下就提高了设计的价值含量。我认为,一个有辨别是非能力的年轻设计师,是会从文章中找到设计的自我尊重意味的。是的,如果你碰到一个连基本的费用都不想付的业主的时候,你还能谈什么设计的艺术价值,只要他们承认你的设计也是劳动的成果,就已经很不错了。我是想通过这篇文章,唤起已经被现实逼迫得有些麻木的设计师们,要坦然面对设计收费的问题。既然谈到收费,那么首先要给“设计”定一个基本调子,那就是“设计至少是体力活”。
我相信对于每个从事或将从事设计工作的人来说,都是喜欢设计这项事业。否则,比设计更容易挣钱的行当怎么就没吸引到他们呢?但喜欢与乐趣,或许只能看做从业的一个良好动机,真正能支撑设计师把设计作下去的条件,还要有合理的劳动报酬以及合适的社会地位作后盾。设计师也同其他行业的劳动者一样,也要通过劳动获取“衣、食、住、行”的生存费用,只有生活有了保障,喜欢设计事业的设计师,才能继续着他们对设计的热情。
如果,一个地位优越的设计师,在对待设计的时候,肯定不会仅仅把设计看成是体力活。对于社会对他们设计的认可,他们已经不必通过自己的经营去获得,他们只管把设计作好就OK了。设计在这个时候,更多的是乐趣了。
所以,我认为,我的《设计至少是体力活》非但没有误导后辈的嫌疑,甚至具有提醒他们的意义。当年轻的设计师刚踏进设计行业的时候,千万不要因为仅仅是喜欢,就可以忽视设计的劳动价值。尊重自己的设计价值,首先要从自己作起。恕我直言,如果你始终不敢喊出自己的设计价码的话,你最好不要踏进这个行业,如果仅仅是喜欢,或者是脱离了劳动价值也喜爱有加的话,那不妨作个设计爱好者,然后通过其他更适合获得劳动价值的工作,去维系自己的生存问题。
的确,设计不仅仅是个体力活!当一个有理想与追求的设计师,在面对一个个富有挑战的设计项目、一个个千差万别的甚至丑陋的空间、一个个对新生活充满憧憬的业主的时候,都一定会产生创作的冲动。当看到自己的设计,美丽地绽放在人们面前的时候,就是再低调的设计师,也会露出欣慰的微笑。即便是在设计绘图的过程中,他人看似枯燥与艰辛的劳动,在设计师本人的感受里,也是不同的。当看到通过自己的劳动,一个美好的空间与环境就要诞生的时候,那绝对是一个设计师最为陶醉的时候。陶醉在自己的设计过程中,才能让设计师不断奉献出一个个精美的设计作品来。
是的,设计真不仅仅是个体力活。体力活更多的给人带来的是枯燥与劳累,但设计带给人的虽然也有劳累,但同时还有创造的乐趣。
设计,正是在无数个挚爱设计的设计师的奋斗下,改变着我们的环境,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