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年磨一剑,火箭过首轮,姚明影响一代人(1)

(2009-05-27 09:41:05)
标签:

nba季后赛

姚明

火箭队

论文

社会调查

留学

美国高中

美国学校

nba

体育

分类: NBA

(说明:我从小就是一个铁杆的NBA球迷,在我小时候每周极为有限的可以玩游戏的时间里(每周只有1个小时),我只玩《NBA live》,并对NBA的赛制、球队、球星都了如指掌。

正是由于我对NBA的喜爱,我在国内参加26届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时,我选择的论文题目是《美国NBA文化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分析研究》。

虽然这个题目对我来说极有挑战性,但是,因为NBA对我太有诱惑了,况且我还可以乘机有了更多的理由观看电视转播的NBA比赛实况和关注NBA,当然我也有信心完成这项研究活动。

我有幸请到了1995年被批准为中国第一位体育教育训练学(篮球方向)博士生导师、享受中国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北京体育大学刘玉林教授和北京市青少年科技馆科技部部长、优秀科技辅导教师王涛老师作为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我被刘教授笑称为“最小的研究生”。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总共散发了超过6千份问卷,并收回了有效问卷5千余份。散发问卷的地域包括国内的多个大城市,像北京,太原,哈尔滨,南京等。散发的对象人群大多数集中在80后和90后的向我一样的青少年。

最终,这篇论文被评为该届创新大赛的二等奖。

论文共分八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问题的提出、本文研究的意义、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的确定;第二部分是关于青少年对NBA关注度及人群特征的研究,主要包括NBA球迷规模以及球迷的人群特征研究;第三部分是关于青少年对NBA喜爱程度的分析研究,主要从球迷的痴迷情况、与其他赛事的喜爱对比分析、以及篮球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情况等进行分析研究;第四部分是关于青少年对NBA球星崇拜现象的分析研究,主要包括崇拜状况和程度、崇拜特点、崇拜理由等的分析研究;第五部分就姚明对青少年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调查分析“姚明现象”的特点,以及青少年对姚明关注的主要内容;第六部分是关于NBA球迷成因的分析研究,总结出比赛的竞技观赏性、偶像崇拜、NBA文化和文化产品、NBA成功的商业模式、篮球资讯的发达以及家庭的理解等等因素极大的吸引了广大青少年对NBA的喜爱;第七部分是关于青少年对NBA的认知态度及其理性的认识分析研究,主要是从对外来文化的看法、处理与学习的关系、偶像崇拜的底蕴、NBA对中国篮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第八部分根据本文的研究得出了几点结论并提出几点建议。

我来美国上学后,对NBA仍然一如既往的关注和喜爱。当然,我所支持的球队是休斯顿火箭队,我支持的球员当然是咱们国家自己的球员——姚明、易建联和孙悦。

本赛季的NBA,火箭队已经冲进了季后赛第二轮,这是姚明加盟NBA后的最好成绩。遗憾的是姚明又因伤不得不退出比赛。火箭队也未能走得更远。

但是,姚明所给予我们这些NBA球迷们绝不仅仅是比赛,在姚明的身上还有许多东西在影响着我们。

下面,我把《美国NBA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分析研究》论文中的第五部分:《姚明对青少年的影响》发布出来,以表示我对姚明的敬意。)

 

 

 

姚明对青少年的影响

    姚明在国内参加篮球联赛时,许多青少年并不一定知道这个大个子,当他进入美国NBA职业篮球联赛、走入世界体育这个大舞台时,人们忽然发现了他的影响力原来是如此的巨大。

一、姚明成为青少年的榜样和骄傲

2002年,姚明成为当年美国NBA新秀状元,在美国、甚至在世界掀起了一股姚明热潮,极大地点燃了中国青少年对NBA的热情。随后由于姚明的良好表现,大大提高了姚明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人们以姚明的优良作风为榜样,人们因姚明而骄傲。

本次调查问卷设计了这么一道题:“您如何评价进入NBA后的姚明?”这是一道多选题,结果,有53%的人次选择了“他是中国体育走向世界的标志性人物,为中国赢得了掌声和尊重”,36%的人次选择“他是一名中国的外交家和文化使者,增进中美的友谊和交流”,35%的人次选择“他是国人与NBA的桥梁,使国人了解并喜欢上了NBA”,34%的人次选择“他是对中国甚至世界篮球运动的积极推动者”,而选择“他是中国出口到美国经济价值最大的‘单件商品’”的人次最少,为18%,表明人们更多的是从精神层面上来看待姚明的价值和意义(参见下图)。

七年磨一剑,火箭过首轮,姚明影响一代人(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