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兴趣广泛的我来到美国读高中

(2009-03-31 00:26:58)
标签:

教育

留学

七色光艺术团

mba

北京育民小学

美国

分类: 教育

转眼间,我来到美国已近三年了,从九年级那个带着眼镜东看西瞧觉得什么事都新鲜的孩子长到现在自己独立开车(在这里满16周岁可以考取驾照)并要准备申请大学的我回忆起这两年半来遇到的大事小事,想到在美国和在国内生活与学习的种种不同,觉得应该把这些宝贵的记忆和对比书写下来。学校放春假,我的思绪就这样被带进了时空的隧道里。

1992年10月生的我在六岁半的时候有幸考上了北京市育民小学的超常教育实验,就是一个四年时间就把小学六年课程全部读完的班。

与其说这个班里的学生智商高,倒不如说是我们这些孩子的大脑发育早或者是被开发早罢了。我一直相信大脑是越用越好用,可能当时我的脑子显示出了潜力吧。

在小学期间,我从来都不是班里学习的尖子生,还时不时得闹上一闹,结果就是自然而然被老师请家长,但我当时绝对是班上课外活动最多的孩子。

我的家长从来都不会限制我的兴趣点,我上过的课余兴趣班包括电子琴课,朗诵表演班,七色光艺术团,银河艺术团,机器人班,合唱班,中国象棋班,国际象棋班,围棋班,网球班,乒乓球班,羽毛球班,硬笔书法班,等等,还作为班上唯一一名校交响乐团成员吹起了小号多才多艺而“不务正业”的我虽然多次获奖、上舞台、上电视并屡屡有幸接到重要的献词任务,包括在人民大会堂和天安门广场,但同时也错过了在课堂里成绩名列前茅的机会。

小学毕业后,不是尖子生的我出人意料地考上了众多家长和学生梦寐以求的北京市著名重点中学——全市高考排名高居前三的第八中学超常教育实验班(简称“少年班”)这就意味着我要再次用四年时间完成中学六年的学业,也就是说,我从小学到中学十二年的学业要在八年时间里读完。

北京育民小学和北京八中的“超常教育实验班”,是学校与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和北京市教科所联合创办的实验班,获得过多项教育成果奖。当时兴奋异常的我选择了继续接受超常教育,还梦想着像听说过的师哥师姐一样,做一名十四岁的少年大学生。

但我成为少年大学生的梦想因要牺牲更多的课外活动而被打上问号。

在2004年,我作为为数不多的机器人兴趣班幸存者之一(越来越多的同学因为学业课程太重而不得不退出兴趣班),使当时11岁半的我得到了人生中第一次出国的机会,我与我的机器人教练、北京市学生活动中心的王涛老师和搭档刘畅斯同学到新加坡参加了四年一届的世界机器人大赛,经过王老师的高水平辅导以及搭档和我的不懈努力,我们取得了包括初中级和高中级在内的大赛创意项目的唯一一块金牌,也是此次北京代表队为中国代表团获得的唯一一块金牌,我有幸当了一次世界冠军。

回到国内,迎接我的有两份不同的书面成绩报告——北京青年报对我们获奖的报道和一张“见红”的期中考试试卷当时这些虽然还没有让我意识到意在培养学习型人才的超常教育与活动能力相对突出、渴望全面发展的我有些许的矛盾,但也已经为我的出国道路打上了铺垫。加之,在美国读完中学并以优异成绩考入MIT大学的表姐给了我鼓励和启示,就在我13岁即将升入高三,也就是少年班四年学业的最后一年之前,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决定把我送到国外学习。

经过申请、考试和审核,我被美国Nashville, Tennessee(美国田纳西州的州府纳什维尔市)的Montgomery Bell Academy (蒙哥马利·贝尔中学,简称MBA)录取,成为该校第一个来自中国的国际学生。就这样,经历了部分国内高中学习的我又有了一个完整地读完美国私立高中的机会。

在美国的学习与生活和国内比起来真可谓是大相径庭,大到人生的规划,小到课程的评分,这些环环紧扣的课内与课外生活串联起了每个MBA学生都会终生难忘的快乐中学生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