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密一疏:铁水怎么弄上山头?

(2019-03-18 06:20:27)
标签:

文化

故事

化铁炉

馒头山

德光

分类: 影视故事:燕山龙影

107

锅山高炉内外布满了脚手架,工匠们在用粘土涂抹内壁,下方,焦炭已经开始堆积,大量木柴架在了炉底。

远处隐隐看见三座同样的高炉。道衍与德光走过来。

德光询问:“师父,你啥时候学会的炼铁?”

道衍回答:“书中载有冶炼之法,触类旁通,只要用心,没有难事儿。”

德光摇摇头:“能铸造一个这么大家伙?”

道衍耐心解释:“上古时候,华夏工匠们就能铸造万斤铜鼎,佛法无边,为师以佛法助工匠铸锅镇水,有佛祖保佑,一定能成功。”

德光看着四座高炉与中间高高的馒头山包,突然疑惑:“师父,就是这四座化铁炉同时化铁造大锅?”

道衍点点头:“不错,准备完毕,四座高炉同时点火,七日七夜之后,生铁成为铁水,一起浇上这座原形山包,一口镇水铁锅就算造成了!”

德光撇了撇嘴:“师父,你这是放嘴炮呀,一起浇上去,怎么一起浇上去?徒弟再笨,也知道铁水比开水热,让人背上去?”

道衍愣住了:“这……百密一疏,还真的没有算到这个。”

德光一脸坏笑:“弟子有个办法,多雇人,让他们每人抱上一百斤铁水,慢慢爬山,爬到顶把铁水倒下来。”

道衍摇摇头:“铁水炽热,没谁能靠近,这些高炉废了!”

德光乐了:“去请佛祖呀,佛法无边!把铁水弄到山顶肯定不在话下。”

道衍大怒:“住口,佛祖岂能能顺口玩笑!去,把四座高炉的工头请到那边工棚,自古高人在民间,说不定他们有办法。”

不一会儿,四名工头集中在了道衍与德光所在工棚。

道衍首先开口:“各位师傅,你们所建高炉是为了把生铁化为铁水,再往下就是要把化开的铁水浇到这座馒头山上,诸位出个主意,怎么把铁水送到馒头山顶?”

四名工头相互看看,全都目瞪口呆。

工头甲摇摇头:“老先生,咱只会按照你说的砌出化铁炉来,从没想过这么大炉子能化铁水。”

德光质问:“嗯,你是说建个大炉子冬天烤火玩儿。”

工头乙老实回禀:“我只会焦炭化铁,从没想过还要把铁水运到小山头上。”

德光点点头:“把生铁化成铁水,就地变成铁块,也不错。”

工头丙点点头:“铁水成了生铁块,然后再慢慢搬上去就是了。”

德光反问:“然后在馒头山上再建座化铁炉,重新化开?”

工头丁也一脸无奈:“我是做模具的,可从来没见过把一座小山做模具铸铁锅,只能老先生咋说咱咋干。”

道衍只得口头鼓励:“人心齐泰山移,大家一齐想办法,一定要琢磨出一个把铁水送上馒头山顶的点子!”

 工头甲头摇得像货郎鼓:“这么大一座化铁炉,点着火就靠不上人,更别说一勺一勺放出铁水了。”

工头乙哀叹:“一勺一勺?两个人抬上几十斤铁水,爬到半山腰铁水就冷成铁块了。”

工头丙也连连摇头:“就算是能抬到馒头山上,谁能往下倒铁水?热气上走,啥都能烤成酥焦!”

工头丁附和:“就算人能撑住,那也是在拉铁条,连造铁笼子也算不上,更别说是在铸造大铁锅了。”

德光一拍巴掌:“完了,白问了,你们四位看来是白吃干饭的。”

道衍训斥:“不得胡说!四位师傅最起码说出了怎样做不可行。”

德光叫嚷起来:“不可行咱这个小书童也早就说了,还用得着他们?”

道衍只得先安慰工头们:“四位暂且停工,等老朽琢磨出运输铁水的法子再说。”

工头甲站起了身:“那工钱咋算?家里的地都被山水淹了,全家人就指着我这点手艺养活了。”

道衍只得答应:“老朽与县令说,工钱照旧,工地大灶小灶照常开饭。”

工头甲转身离去:“那就没说得,一切听您老的,就算您说建座炼孙猴子的老君炉,咱也给你建了!”

道衍若有所思。德光大感兴趣:“炼孙猴儿的老君炉啥样的?多大个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