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法国神甫心中的上帝——北疆史话

(2018-06-25 07:55:02)
标签:

历史

文化

桑志华

神甫

上帝

423日这天,八架日本飞机飞过北京上空,北京的中国部队便匆匆撤离了,据说根据一个协议,所有的中国军队都要撤到黄河以南,留一个不设防的华北和平地区作为中日双方军事力量的缓冲地带。

又有了新的传闻:中日双方的停战协议已经在一个海岛上签署,根据这个协议,中国士兵将要全部被撤到黄河以南,中国政府同意建立一个足够大的和平区,而且满洲国也将得到中国承认!但是,这个停战协定在中国政府中却迟迟找不到人厚着脸皮出面签署。

局面尴尬之际,“不合法”的抵抗出现在了长城一线,热河省出现了“抗日独立军”,这支部队被中国政府称为“叛军”,其司令把他的指挥部设在了张家口,也就是说,在中日两国政府密谈时刻,长城一线实际已经开战了。

桑志华依旧准备去搜集这一地区的动植物标本,但是,亲眼看见了无数的“抗日独立军”士兵尸体后,桑志华不得不改变了预定行程,缩短了自己的科考计划。

桑志华的科考队到达把山西大同与陕西省分开的一段长城,在一个广阔的峡谷地区,桑志华亲眼看到了大约一个营兵力的中国军人在训练,他们自称是“抗日人民军”的一部,桑志华留意到,这些士兵许多都是大学生,纪律严明,训练刻苦,闲暇时还要帮助当地老百姓修筑道路以及堤坝,当地人非常欢迎他们。

而科考队回程时,却见有更多的中国军队在他们的南边驻守,据说主要是防备从热河省溃退下来的军队“入侵”,这当然也包括那支“抗日人民军”。

这时的桑志华,对中国这种诡异的抗战形势无法看好,甚至有些迷惑:自己国家的对日作战部队从前线败退回家,能算做“入侵”么?

1933年就要结束了,这个冬天格外寒冷,桑志华预料到,1934年的春天将会更加寒冷!

1937年,日寇制造“七七事变”对华发动了全面战争,日军封锁了天津英法租界,北疆博物院的工作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桑志华的采掘和研究工作也被迫中断。

桑志华于1938年离开了中国天津,根据他离开时所带物品与居室内陈设来看,当时的桑志华无疑还在认为是自己的一次回国探亲,中国已经成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中国北方的大山荒原是他的魂牵梦绕之地,被迫离开是暂时的,重回中国是肯定的,作为北疆博物院院长,他的战斗岗位就在这里。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第三帝国对波兰开始的闪电战轰碎了桑志华重回中国之梦,二战全面爆发,法国迅速战败投降,这一连串的始料不及断绝了桑志华重回中国的一切可能。

强烈的遗憾就此一直伴随桑志华终生,1952年,桑志华逝世于法国。

但是,桑志华留给我们这个世界的遗产可谓丰富而又珍贵:桑志华主持的北疆博物院,从1914年创办到1938年他离开时,已经成为世界上一流博物馆。桑志华用25年的时间、行程约十万华里,采集到古生物化石8871件,古人类化石标本3180件,岩矿标本2000件;动物标本142783件;植物标本72627件。

其中甘肃庆阳、山西榆社、河北泥河湾、内蒙萨拉乌苏这四个地区动物群化石的完整和丰富程度是世界罕见的,他所创建并主持的北疆博物院不仅为普及自然科学知识和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和条件,而且对中国乃至世界古哺乳动物考古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今天,北疆博物院的藏品,除了一小部分保存在北京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大部分标本藏于天津自然博物馆,北疆博物院旧址保存完好,至今仍在作为天津自然博物馆馆藏库房使用。

桑志华并不仅仅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北疆博物院,更珍贵的是留给了后人一件精神礼物:一种探索精神,一种奉献精神,一种不惜毕生精力追寻科学的牺牲精神。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桑志华神甫确实把自己的一切真正献给了上帝——探索未知,桑志华神甫心中的上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