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历史文化大刀队大刀进行曲作曲家麦新 |
此后一月的喜峰口攻防战, 29军及其大刀队血战日寇,歼敌五千,喜峰口防线始终屹立不倒。当年的日本《朝日新闻》也不得不承认:“明治大帝造兵以来,皇军名誉尽丧于喜峰口外,而遭受六十年来未有之侮辱。”
4月7日,日军改变战略,转兵滦东打开缺口,11日喜峰口处于腹背受战孤立无援境地,13日,宋哲元部奉何应钦之命放弃喜峰口,全军“忍泪撤退”。
但是,最终失利的喜峰口之战对骄横狂妄的日寇给予了沉重打击,鼓舞和坚定了全国人民的抗日决心。从此29军大刀队名震天下,成了抗战初期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英雄偶像。
尤其,一个月的喜峰口血战,中国的大刀杀出了中国人的威风!
1933年的长城抗战以国民政府的忍辱退让告终,战火暂时平息,29军奉命驻防京津地区,国民政府对外继续韬光养晦,腾出了精力对内痛下杀手。
但是,中国大刀的阴影始终徘徊在鬼子的头顶,1937年7月7日,二十九军终于再一次挥起了手中的大刀,在卢沟桥打响了举国抗战的第一枪,并且初战告捷!
此后29军孤军奋战周旋将近一月,主力伤亡殆尽,尤其在北平南苑守卫战中,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战场牺牲,喜峰口刀砍鬼子的抗战英雄,第132师师长赵登禹壮烈殉国。
卢沟桥抗战初胜的消息传到上海,作曲家麦新连夜作词谱曲,一首激昂的《大刀进行曲》诞生了。
《大刀进行曲》原歌词几乎就是29军军歌,后经多次改动,成为了我们今天听到的中国军人的战歌,《大刀进行曲》呼号、怒吼般的音调慷慨激昂,豪侠之气喷涌而出,很快响彻全中国,成为了抗战时期的主旋律,与田汉、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相映生辉,具有了中国全民抗战战歌崇高地位。
从此,《大刀进行曲》开始在国人的魂魄中回荡,中国人其实从这时就感觉到了抗战胜利的曙光!
中华剑道,最终是中国的大刀给与了真实诠释,并将庄子口中的庶民剑瞬间升华,其意义远超这位道家宗师推崇的诸侯剑、天子剑。
太史公司马迁笔下的“信廉仁勇”剑道,在31年的刀光血影中,终于归结于一个“侠”字!
感谢金庸大侠,将“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剑道真谛,深深印入到了亿万中国人的脑海中。
——全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