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仙李白心目中的侠客是谁?——中华剑道
(2018-02-27 09:23:37)
标签:
历史文化侠客诗仙李白 |
四、中华剑道与武士道
画面:庄子在为赵惠文王说剑。
庄子在为赵惠文王说剑时自称:“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十步之内可杀一人,行走千里也不没人能够阻挡!赵惠文王大悦,立即表示:“天下无敌矣。”
庄子口中的剑术可谓惊世骇俗,不仅吸引了赵惠文王立即组织剑士们现场测验,甚至惊动了数百年后的唐代诗仙。
李白在他的古体五言诗《侠客行》中,几乎原封不动引用了庄子原话,来形容他心目中侠客的高超剑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字幕:剑道)
李白在诗中这样描述自己:“少年学剑术,凌轹白猿公”,此句典出春秋时期的越女向白猿学剑,可见诗仙对剑术相当自信,李白“仗剑行天涯”时“锦带横龙泉”,经常“抚剑夜吟啸”,其诗作中的“万里横戈探虎穴,三杯拔剑出龙泉”豪情,无疑出自一直挂在腰间的长剑。
但诗人不过只是在借剑抒情,李白的长剑主要功能是表演,而且肯定是一位舞剑高手,李白曾描述自己的剑舞“起舞拂长剑,四座皆扬眉!”。
从诗作中能想象出当时李白:腰悬长剑,把酒论剑,舞剑堂前,弹剑高歌,泼墨借剑意,赋诗抒侠情,活活一个书生剑客形象!
在李白的心目中,剑客与侠客无疑画了等号,尤其在他著名诗作《侠客行》中,通篇洋溢着对侠客的仰慕,但是,李白心目中的侠客就是手持长剑的剑客吗?
《侠客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
这首五言古风中,李白讲述了战国时代的魏国公子信陵君与朱亥与侯嬴两位勇士侠义相交的故事。
而朱亥与侯嬴与李白描述的剑客形象压根不同,魏公子信陵君也显然不是剑客,但诗作却被李白冠名为《侠客行》,这是为什么?
信陵君虽然手中无剑,但礼贤下士、急人之困,其所作所为以“侠义”二字著称当时,信陵君是李白心目中的侠客!
《战国策》记载:信陵君名无忌,是魏国国君魏昭王的少子,公元前276年,魏昭王死后,长子安釐王接位国君,把异母弟公子无忌封于信陵(今河南省宁陵县),所以后世称其为信陵君。
侠客行中提到的侯嬴是个贫苦老头,七十岁了还坚持工作,干着大梁夷门的守门小吏活路,七十岁,在战国时代可是罕见的高寿。
信陵君听说后前往拜访,并带了一份厚礼,但侯嬴人穷志不短,坚决不接受,无忌这下更加佩服这位倔老头,便广请朝中显贵大摆酒席,并亲自带车马随从到城门迎接侯嬴赴宴。
侯嬴坐在马车的尊位上,丝毫没有谦让的意思,信陵君却手握马缰驾车恭敬依旧。
侯嬴并没有受宠若惊,反而要求信陵君用马车先去看望自己的朋友屠夫朱亥,信陵君没有犹豫立即听从,而此时,酒席上魏国显贵们正等着信陵君举杯开宴。
信陵君手握缰绳替侯嬴驾车去看望了杀猪为业的朱亥,侯嬴却有意磨磨蹭蹭,见信陵君面色始终不变,才告别了朱亥上车赴宴。
宴席上,信陵君把侯嬴推到了上席首座,并向显贵们恭敬地介绍侯嬴,满堂宾客十分惊异,信陵君却站起走到侯嬴面前举杯向他祝寿。
侯嬴终于被感动了,从此成了信陵君的座上客。
侯嬴对信陵君介绍的朋友朱亥是一位埋没在屠夫行业中的侠义贤能之士,信陵君深信不疑,多次拜访朱亥,朱亥故意不回拜答谢,信陵君照样保持平常态度。
公元前260年,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了老将廉颇,结果导致大败,四十多万士卒被秦军坑杀。
公元前257年,秦国的军队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危急。
赵国丞相平原君的妻子是魏国公主,平原君向魏国求救,魏安釐王派了将军晋鄙领兵十万前去救赵。
秦昭王派使臣警告魏王,声称谁敢救赵国,灭掉赵国后,一定转兵攻打救援者,魏王被吓住了,改变了对赵国发兵救援的承诺,派人阻止晋鄙进军,魏国援兵留在了邺城扎营观望形势发展。
救兵如救火,重信守义的信陵君屡次请求魏王赶快出兵邯郸,但魏王实在害怕秦国,始终不肯听从。
信陵君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见终究不能征得魏王同意出兵,组织自己的家兵食客,凑齐了兵战车一百辆,打算赶到邯郸与与赵国人共赴死难。
信陵君率领车队经过东门时,告诉侯嬴自己决计同秦军血战到底侯嬴认为这是如同把肥肉扔给饿虎,不会起到救援的作用,建议信陵君利用曾为魏王的妃子如姬父亲除掉仇人的恩惠,盗取魏王调兵虎符,去夺了晋鄙的军权,这才能抵御秦国为赵国解围,信陵君听从了侯嬴建议,成功盗出虎符。
侯嬴又举荐了好友朱亥,防备晋鄙见到虎符仍不交出兵权,屠夫朱亥是一个大力士,接到信陵君邀请,二话没说,提起一把大铁锥跟随信陵君上了路。
信陵君到达邺城,假称魏王的命令代替晋鄙为将,晋鄙对兵符验证无误,但果然还是怀疑此事,拒绝接受命令。
屠夫朱亥取出袖中所藏的四十斤重铁锥,砸死了晋鄙,魏无忌顺利接管了晋鄙的军队,继而整顿军队,经过选拔,得到精兵八万人。
八万精兵开赴前线,秦军被迫解围撤离,邯郸得救,就此保住了赵国。
而推荐了朱亥的侯嬴自与信陵君诀别之后,觉得自己有负于魏国国君,却慷慨引颈自刎。
这三人的侠义行为,感动了千年后的诗仙,李白不惜泼墨赋诗,一曲《侠客行》尽情赞美了信陵君、侯嬴、朱亥战国三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