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阿瞒的简易婚礼——狗血少年时代
(2017-12-05 21:33:54)
标签:
文化野史传奇阿瞒卞诗 |
分类: 民间传奇:少年曹操 |
第十七章:道观洞房 (74——76)
阿瞒低头走出道观,乖乖跪在曹嵩面前:“父亲大人,阿瞒正在道观中对自己罚跪,同时也在苦心修炼,力争早日弄明白老子大道。”
74
阿瞒搀扶着卞诗来到一所破旧道观,道观供桌上还有一盏熄灭了的“长明灯”,阿瞒掏出随身火镰,点灯四下巡视一遍,口中不无遗憾:“破地方!就找不到一根蜡烛?这算什么?洞房无花烛?”
一句洞房花烛,令卞诗怦怦心跳,含羞低头表态:“蜡烛在卞诗心里,已经亮了!有没有花烛卞诗都是哥哥的人了。”
“唉,香油灯凑合吧——”阿瞒伸手就扯卞诗的裙子!
卞诗吓得大叫:“曹阿瞒!你要干什么?”
阿瞒却惊异了:“看看你的腿伤呀,你怎么了?”
原来……卞诗变得支支吾吾:“我没怎么……以为……以为……”
阿瞒歪头追问:“以为阿瞒要做什么?”
卞诗不由大怒:“以为你要做大坏蛋!”
阿瞒伸了一下舌头,顺手拢了几把稻草:“来,跪下。”
这下卞诗更加惊异:“跪下干嘛?”
阿瞒长叹:“小姑娘不懂事,坐阿瞒的人轿来到了洞房,只能算是接亲进门,不拜花堂怎么也不是新媳妇。”
卞诗懵了:“该拜花堂?”
阿瞒郑重其事:“当然要拜!你不愿意?”
卞诗赶紧跪下:“怎么拜?”
阿瞒讥笑:“没拜过堂还没见过大人们拜堂?一拜天地——”
两人对外磕头,阿瞒继续喊:“二拜神像——”
卞诗又提出疑问:“人家都是二拜高堂,怎么到了咱俩就成了二拜神像?”
阿瞒摇头叹息:“真是傻妞!高堂就是爹娘,现在咱们爹娘都在远处看不见我俩,可神像就在在当面看着,你说该拜谁?”
卞诗将信将疑:“那就拜拜?”
两人对正中老君像磕头,阿瞒继续高喊:“夫妻对拜——”
卞诗与阿瞒碰了一个响头。
阿瞒继续喊:“送入洞房——有房没洞,凑合吧,就是睡觉的意思,大人们都是这样。”
阿瞒把白绸给卞诗铺好:“你睡这儿,我喜欢稻草堆。”
阿瞒从大殿角落抱过一捆稻草,铺在大殿门口,就势躺下:“有阿瞒当门神,你就安心睡大觉。”
卞诗怯生生询问:“阿瞒哥哥,别人家这时候都要喝喜酒。”
阿瞒被提醒,忽的坐起:“你不说还真忘了,还给你留着一只肥烧鸡呢,来,咱俩马上开宴喝喜酒!”
阿瞒从怀中拿出一只油汪汪的烧鸡,把烧鸡撕开一半给卞诗,卞诗接过询问:“喜酒?酒哪?”
阿瞒仰天长叹:“这就叫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张让小灶间黄酒有的是,可没法子携带……别!弄不好还真有!”
突然,阿瞒发现了供桌上的一个瓦罐,打开塞子闻闻,不禁大喜:“还真是乡民给老君供奉的美酒,太上老君专门给咱们留的!”
而阿瞒的老爹曹嵩此刻却没有儿子这么惬意,连夜赶到皇宫,甩出了几个金元宝才得以进入何太后寝宫。
被吵醒的何太后本来窝了一股火,但在听了曹嵩诚惶诚恐的禀告之后,一个原本要对曹嵩发作的火变成了对小皇帝的一股怒气!
曹嵩的神情此刻简直就像报丧:“听人说小儿被中常侍府中人请去赴宴,昨夜中常侍府杀声连天,小儿至今未归,我府中赵、李两都尉带人去寻找,现在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太后为我曹氏一门做主啊!”
何太后关心的是小皇帝:“我听人说了,陛下昨夜也赶着毛驴车去了张府,太不像话了!小孩子们贪玩儿忘了回家也是有的,不要多想,哀家这就传张让这奴才来问个清楚。”
曹嵩感动的哭出声来:“呜呜……太后就是我曹嵩再生爹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