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皇父摄政王多尔衮与小皇帝福临的微妙亲情

(2016-08-30 07:21:09)
标签:

历史

文化

多尔衮

福临

王了望

摄政王多尔衮与小皇帝的关系格外微妙,福临六岁继位,全凭多尔衮扶持,继位之前,多尔衮本人也有接班称帝的资格,因为在草原部落,权利传承不仅于父子相承,也有兄终弟及的风俗,只是因为多尔衮还有个竞争对手豪格,才最后让福临得了便宜继位称帝,严格说是一幕宫廷“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福临就是那个“少年渔翁”。

多尔衮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第八子太宗皇太极的胞弟,为正白旗旗主,军事才能与政治手段都属佼佼,真正的雄才大略,1636年因战功封和硕睿亲王,1643年称摄政王;1644年指挥清军入关问鼎中原,被小皇帝福临封为“皇叔父摄政王”。

对于清朝,多尔衮功大无以复加,但他还是加了,不但加了,还减了,在“皇叔父摄政王”称号中减掉了一个字,成了“皇父摄政王”,这下味道大变!

公元16492月,“皇叔父摄政王”多尔衮的尊称变成了“皇父摄政王”,一字之差有奥秘,这几乎等于宣布多尔衮与皇太后之间的叔嫂关系已经变化。

小皇帝福临的感觉呢?将自己置身于政坛顶峰的多尔衮看来不但没有顾忌“侄皇帝”的感觉,连面子也没有顾忌,将福临置于公开的“儿皇帝”境地。

伟大的哲学家老子说过:“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种奇妙的辩证关系,在“皇父摄政王”多尔衮与末等小吏王了望身上同时得到了体现。

公元1650年冬,一个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突发事件搅乱了一大批人的命运轨迹:多尔衮塞外狩猎突然马失前蹄,被重重甩出,最终伤重殒命。

小皇帝悲痛异常,追尊多尔衮为“义皇帝”,庙号成宗,但朝局中人都能感觉到宦海汹涌面临飓风。

此时的王了望却百无聊赖,提笔作《夏日斋趣》:“正盛夏暑热,看尘世间人挥汗成雨,乘阴如渴,苦甚矣!自分藤床一张,茶烟一灶,花香一亭,设古书几卷,法帖数幅,向竹棂下独翻独对。午后凉风疏月,更相约为好友,披襟搔首,冷然善也。惜为义皇上人先得此耳!于是笑语朱明曰‘令我犹有不平处。’”

文中的“义皇上”,分明在嘲讽“成宗义皇帝”多尔衮率先得到清凉与安静。

义,在汉语中与“假”字相通,例如“假肢”就被称作“义肢”,所以,多尔衮被追封为“义皇帝”,也可以理解为被追封“假皇帝”。

朝局瞬息万变,假皇帝多尔衮被真皇帝福临追查生前谋逆大罪,随即削夺其爵位封号,恰王铎辞世,魏琯因上谏被贬,陈名夏被指责谄媚逆臣,并反对剃发易服,迅速收监执行绞刑。

王了望本来期待的是宁静,而不是官场纷扰,但这时的北京城,环境何止纷扰?是纷乱,真正的大纷乱!

王了望自己留下的墨迹中,不见任何与上述三位大员有过私人往来,看来高官与小吏之间的交往是单向的,王了望我行我素依旧清高,以王了望的性格,若是身边同僚,可能还会有些交往,对于一二品大员,王了望决不会主动上门走动。

也正是这种清高孤傲阴差阳错救了自己,王了望没有受到任何牵连,他得以继续忍受千篇一律的文案日子,日子如同复制,今日等于昨日,明日肯定今日,这种日子对于王了望来说,等于死亡倒计时。

百无聊赖的苦闷日子,王了望只能独自揣摩怀素《自叙帖》。

此时期,王了望手书《癸已腊月都门春》,诗中浸透了枯燥味道:“日驭劳今古,忙如流水回。东风歇不住,年里又吹来。”

王了望用诗歌在呐喊:我不需要日子如流水,期盼歇不住的东风!

    东风终于压倒了西风,吹到了王了望身边,名义上的后台不存在了,王了望反而因此走到了命运拐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