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魏都城被骗到了洛阳

(2016-07-15 08:32:01)
标签:

历史

文化

北魏

平城

洛阳

有了拓跋澄暗中支持,南征顺利成行,鲜卑贵族们说到底骨子里流淌着征伐掠夺血性,不会坚决拒绝去南方再立军功并顺手发财。
公元493年8月7日,拓跋宏诏命中外戒严,传令河南王拓跋干率七万大军为先锋,兵出子午谷,先摆出一副举国南征的架势。
9月7日,“南征”大军出动了,声势浩大,平城城郊外,出城大军遥遥不见尽头,皇帝与拓跋澄并马站在路边:京畿附近的各族青壮男丁几乎被收招一空!南征大军声势大的惊人离谱:步骑百万!不是号称百万,是实打实的百万大军出征!
百万大军出动那是啥动静?但以后的动静却诡异费解,出兵打仗的最基础知识便是兵贵神速,而皇帝却一反之前鲜卑骑兵来去如风的战风,竟然带着百万大军开始了访贫问苦行动,乡村茅屋小院,拓跋宏放下身价接见一群残疾人,挥手令士兵捧出大把铜钱,沿途走走停停,不断对就近的孤寡老人亲临赏赐。
皇帝甚至干预起了大司马拓跋休对几个偷盗财物的士兵的处理:路边刑场,几个士兵被吊在木架上,刀斧手已经在喷酒净刀。拓跋宏走了过来,挥手示意释放罪犯。所以,大军蜗牛一般慢慢爬向前线。
军帐中,皇帝亲自起草诏令:“南伐途中,桥梁只需粗修,能通过车马即可,万不可伤坏农田庄稼。”
这下沿途百姓纷纷称颂皇恩,但行军更慢了,一直磨蹭了四十多天才算抵达黄河北岸。
洛阳城下,拓跋宏在端详洛阳城门,口中吟诗,秘书令赶紧提笔记下——公元493年10月18日,皇帝总算驾临洛阳。
拓跋宏一到洛阳,索性摆出了一副大军在此暂歇的架势,自己却开始四处巡察,游山玩水,到处感叹,赋诗纪念,皇帝观赏石经、进香芒山寺、临摹碑文、游览西晋故宫,就地赋诗抒怀,一副多愁善感的模样。
但是,多愁善感的皇帝唯独对将士们的疲惫不堪、群臣的满面愁苦视而不见,
一直拖到了10月25日,天公眼看翻脸,空中电闪雷鸣,乌云翻滚,皇帝才突然苏醒一般,传诏大军立即启程,继续南下!南下!南下!
大军出动,暴雨如沱!群臣与将军们实在忍不住了,拓跋澄带头对皇帝来了个集体请愿,纷纷跪在皇帝马前,坚决阻拦皇帝继续南征。
拓跋宏勃然大怒,马鞭挥舞训斥群臣:“朕立志荡平天下,大军既然出动,岂能轻易息兵?”
群臣全都慌了,拓跋澄带头,全军跪在泥水中,一片哭声惊天动地。
皇帝这才皱眉叹气:“出兵劳而无功,朕如何面对后世?如何面对天下人?如何有脸回到平城?
群臣纷纷雨中上谏:现在秋雨连绵,大军此时南下凶多吉少等等云云。
而此刻,皇帝身在伞盖下,群臣却如身在淋浴龙头下。
皇帝终于口气松动了:这样吧,那就先把国都迁到这里,将来再次出动也能减少许多麻烦。
场面立时如同静止,一道闪电,一个炸雷,群臣却如同泥胎一般。
石破天惊,群臣霎时鸦雀无声,没人敢附议,没人敢反对,大雨中的孝文帝干脆来了个当场站队表态:同意迁都的站在左边,同意继续南征的站在右边,如此,朕一眼便知你们每人的真实态度。
大雨中,拓跋澄带头站在了皇帝左边,群臣犹豫片刻,大雨浇的实在睁不开眼,一个个陆续站在了皇帝左首。
随军的皇亲贵族们傻眼了,两害相权选其轻,只得集体向左转,孝文帝的马路朝会顺利结束,皇帝不得不接受了群臣、亲贵、将士们的集体意见:大军罢征伐、建新都,化剑为犁,和平出现曙光。
洛阳周边,建设工地开始热火朝天,平城到洛阳的大路上,搬家的队伍屡屡不绝,洛阳城内,一座宫殿拔地而起。
历时三年,孝文帝终于完成了建都迁都壮举,洛阳继东汉之后,成为北魏国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