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历史军事吴国越国 |
分类: 青少读物《孙子伐楚》 |
三十、最后一战
吴军轻松大胜,夫差更绝,紧急开始宣传攻势:宣称战前深夜自己做了个梦,梦见天上有条青龙告诉他:明天将有越军来犯,如果吴军抵挡不住,只要夫差喊三声“青龙救我”,便有应验。
第二天果然一切如梦中所示,紧急关头,天命之王夫差仰天高呼,于是便见一条青龙自天而降,伏进太湖中化为陆地,吴军得以弃舟登陆,士气大振,就此战胜越国!那条青龙不再回转天庭,变成了太湖之龙头渚。
越王的噩梦没有结束,吴国大军随后追杀,步步紧逼,越王成了入侵越国的向导,吴军如同驱赶群羊般直插越国境内,越王带领残军,如同吴军的前锋一般,把十万吴军领到了越国纵深,前面就是浙江,越王不能再走了,再往前行就是会籍,那岂不成了真正的引狼入室?
亡国在即!勾践决心在此与追兵拼命,困兽尚知犹斗,况且人乎?
越军残部进入浙江,东南不远就是越都,如不能阻止吴军的追杀,越国就是亡国结局,与其亡国受辱,不如孤注一掷,让吴军知难而退,从而保住越国都城。
击败吴军?现在勾践已经不再妄想,只希望能据守在吴国水军进入浙江的水口之处,以血肉筑屏障,或许吴军消耗不起生命或粮草,那时越国能看到一丝希望。
即使不胜,血染江口也强似引敌入都,国破家亡何如轰烈一场?
自古有句:一人拼命,万夫莫当,越军还有近万,若聚力一处,其力也非同小可,勾践决心以身作则,亲出前敌,率这些幸存的死士最后赌上一把:来个反守为攻,折断吴军的进兵势头!
主要还是发觉天气有变,已经北转南风,若不趁风势回击吴军,便如同拒绝天赐了。
追击的吴军也注意到了这种天变,夫差不禁疑虑:莫非老天变脸?欲反过来帮助越国?大军南进,按水流方向是上行,现在战船由顺风变成了顶风,人力划桨极为吃力,怎样能够捕住前面的越王?还有那个令人恨不得活剥其皮、生啖其肉的灵姑浮!
对于风向变化,孙武认为是机会,之前的越军只顾狂逃,吴军只不过起到收容越军掉队残卒破船的作用,现在情况变了,越王极有可能利用顺风,主动再回到网中来。
需要防备的是越军的反噬,不妨暂缓疾进,两翼前出,给越军再步上一张大网。
近临浙江江口,河汊众多,水水相通,水军轻舟也一样能迂回到浙江之中,只要不急于打草惊蛇,一旦越军反攻,迂回的部队封住江口,就会一举全歼越军,伐越战事则能大大缩短。
夫差虽然赞赏心中并不踏实:越军能自杀般回头撞进网里?不过此情景的确诱人,不妨一试。于是便传令前军各寻水路两翼张开,伍员与伯嚭各率左右水军,由自己的中军临前敌,等待越军的反扑。
岂知事有凑巧,越军掉队小船发现了吴军中的王旗,竟然使勾践认为看准了吴军七寸要害,当即决定全力回师一扑,目标就是吴王战船,一旦得手,越国将眨眼间反败为胜,值得一博!
突击还是选择的夜间,吴军还没能进入浙江,只要越军顺风突击到吴王帅舟,然后趁风势放上一把火,吴国大军将无可遁逃,太湖中的数万冤魂即可瞑目,以下大概需要越军顺水追杀了。
越王此举出于无奈之际的最后一博,还是疏忽了两点:双方的兵力差距太大,即使能使吴军受损,也可能会把自己赔了进去,要战也只能虚张声势,不能玩真的。
第二点,就是部队士气,大战幸存的残兵败将,刚从死亡边沿逃脱的人最易恐惧死亡,将士哪还有勇气回身近战可怕的吴军?
大概一切都是命里注定,不足八千人的越军遵照越王的命令回船反击了,国君带头,灵姑浮所部残兵现在成了位居最后的督战队,士兵们被前引后拥出击,莫非小卒的性命还能重于越王?
春夜,与夫椒战场有相似之处:天还是那么黑,夜还是那么冷。
春夜,与夫椒战场大有不同处:风还是那么烈,不过已是南风。
春夜,与夫椒战场相同又不同:云还是那么低,但沥淅起小雨!
勾践皱起了眉头,如此阴雨天气,如何趁风放火?莫非苍天兴吴灭越?――其实春季江南小雨是正常天气,是越王自己过于心急了,也许是被逼到了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