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秋时期的经典骚扰战

(2015-04-04 14:07:15)
标签:

文化

历史

孙子

楚国

吴国

分类: 青少读物《孙子伐楚》

六、三记耳光

行军途中不可能列阵行进,所以,在受到从侧翼奔袭而来的吴军时,楚军欲待结阵御敌,却为时已晚,吴军数量不大,沾了便宜便扬长而去楚军追之不及,也只能吃点哑巴亏了。

囊瓦怒,传令全军疾进,坚决住吴军主力,力争一举击溃!时间最关键:不能等到左司马赶来争功时分!

其实首次的接触战不能称其为一战,因为楚军没来得及还手,只能算是被轻轻掴了一耳光而已。

没有伤筋动骨,也就是面子上微微一红,下一仗呢?囊瓦心中,只能自持兵多,继续推进,有一点囊瓦心中有数:一套戏法不可能耍两遍!靠骚扰能打大胜仗?这样耗下去,吴军必败!

囊瓦凭直觉认定,只要抓住吴军主力,便能一举摧毁之

吴军何在?也只能判断个大致方向,将部队慢慢推进了。

初战吃了点小亏,囊瓦变得聪明了,开始在平行推进时注意结阵防备,这下不易遭袭了。

真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更何况囊瓦的军队分别由几位大夫率领,他们对囊瓦突然变得小心翼翼很是不屑,军令执行起来也就打了折扣。

首先就是沈尹戌留下的亲信将领武城黑,此人最擅长的就是轻兵突进式的攻击作战,边行军边结阵防守会闷煞这位急性子;楚军中还有一位善战将领薳射,此时也与他的儿子薳延率部在前锋位置,这父子二人都可称猛将,尤其小薳延,善于治军待士,极得步卒爱戴。

“猛将”有个共同的特点:不怕死。现在的情况是,楚军猛将控制不了求胜欲望,虽然囊瓦下令结阵慢行,武城黑与薳射两军还是前出过多了,与囊瓦的中军出现了脱节,中间留下了数里的空隙。

这就足够了,孙武的轻兵就是从这空隙中斜插过来,而且选择的是囊瓦中军举火造饭时,孙武军令就是以敌军炊烟为信号。

而囊瓦中军自持有前军结阵护卫,根本没有加以防卫,这下惨了,正准备开饭的士兵被风一样刮过的吴军兵车碾过,等回过神来集结抵抗时,吴军已经从中军前掠过了,只留下了一片狼藉,以及大量中箭受伤的士兵,或毙命的尸体。

囊瓦紧急鸣金,招回前军围歼吴兵,但是,以兵车为主要兵种的楚国大军哪就那么容易回头?当前军在混乱中掉过头来,吴军早就不见了踪影,只留下了无数的车辙与蹄印。

小心翼翼还要吃这等大亏?囊瓦终于忍不住了:对前锋将领大发雷霆,责其不顾中军,自顾前行,以至被狡诈敌人钻了空子。

更令囊瓦气愤的是,怎么吴军专找自己所部麻烦?两次接触,都是自己所部吃亏,莫非是诸将领有意抛出主帅嫡系挨打?

战吴兵,虽属于蜻蜓点水般的挨打,但囊瓦感觉:蜻蜓点水也心疼!

囊瓦怒极之际颁下严令,一改进兵方略:全军平行扯开,采取大迂回战术,自己的中军稍后,前锋向两翼张开,目的:包来袭吴军的饺子,与予围歼!

种全军摆开的大阵式,面对来袭的零星吴军,算是杀鸡用上了牛刀!

此时囊瓦能直接指挥的兵力,史书中找不到具体记载,但楚国举国之兵还是有载的:二十余万。现在囊瓦所率部队,既然被称之为“主力”,那就可以认定为过半,也就是说,应该在十万上。

面对这种战场态势,论说到了吴军投入主力的时候,敌军张网,兵力必然分散,集中主力,攻其一点,会在局部居优势,必将能一举击溃楚军一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