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魏王曹操的临终遗嘱(273)

(2012-06-23 09:20:58)
标签:

文化

历史

军事

战争

曹操

洛阳

遗嘱

魏王

铜雀台

分类: 侃史之《曹操大传》

273

前文有句:周公有卦辞:否极泰来!

魏王曹操难道因汉中这小“否”而从此大“泰”?

本文断言:至少表面看是如此。

但命运这东西最爱与人们开玩笑,表面上的“泰”,历来伴随着隐藏着的“否”;经典成语就是“物极必反”,恰当的形容就是“举头三尺有神明”,实质上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只不过何时送客却不是酒鬼们自己说了算的事,是威力无边、变幻莫测的客观规律在主沉浮!

论当前的魏国内外形势,那是一派大好,不是小好,甚至可以看到,将来会越来越好。

国内已经一片和谐,主旋律空前强劲,东汉残渣余孽已被许都那“春天里的一把火”烧得灰飞烟灭,邺城的左、右派站队,大浪淘沙般筛剩下了真金:几个老实的在家补习魏语的乖孩子!现在是大魏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孙权的倒戈、称臣、斩关羽,已经把江东与西蜀置于不共戴天,可以肯定:孙刘两家即将两虎相斗,曹操现在处于卞庄的位置,就等着这两虎一死一伤的时刻。也可以说眼下的曹操就是那位老道狡猾的渔翁,正在树荫里得意的看着小溪边蚌鷸相争。

这是建安二十五年的正月,洛阳,曹操出生于斯,成长于斯,出道于斯,发迹于斯!戎马三十余载,杀遍大河上下,奔波于五湖三江,驰骋于西陲北疆,东海之滨,长江之畔,无不留下曹操战马的蹄印。

六十六年,曹操在外转了一个大圈,又回到了他人生的起点!那一串清晰的脚印里,回响着曹操一串冠绝古今的绝唱:“度关山”罢“观沧海”;“气出唱”响“对酒歌”!

这就是一路行程:薤露行、蒿里行、塘上行、短歌行、秋胡行、善哉行、苦寒行、却东西门行、步出夏门行,“龟虽寿”时“谣俗词”, “陌上桑”翠“土不同”。一路行来,记就数十万言兵书,一路行来,留下十余长卷雄文。

洛阳,曹操的襁褓;洛阳,曹操的摇篮。洛阳,曹操的学校;洛阳,曹操的舞台!

好似冥冥之中有股莫明的力量,把曹操拉回了故乡的怀抱,莫非这就是曹操人生的鸟巢?不,应该是人生的驿站,生命现象本来就是时空隧道中的一处暂短的驿站!短到如一道流星划过夜空……

洛阳的曹操不限于感觉了,他清楚的看到了最近的将来,他即将告别这个令他留恋的世界,头风顽疾已经把疼痛蔓延全身,这时候他是否后悔?随意夺去那个唯一能帮他留在世界上的人――华佗的生命,其实正是他在熄灭自己的希望!

不过,从曹操的《遗令》中,看不到曹操有哪怕一丝懊悔,看来曹操已经认命了,开始准备他不归旅途的行装。

“我夜半醒来,自觉不佳,忍到天亮,一碗热粥全变成了虚汗,现在是我服用的当归汤在支撑着我嘱咐你们:

我以往在军中持法没出过大错,.至于由于小忿怒而导致的大过失,不应该是你们所效法的地方。

现在天下尚未安定,我的丧礼不得遵照古制;我有头疼病,自当给我著帻,我死后,提醒给我换寿服的人不要忘了。

百官该当临殿守灵者,逢十五释放一下自己的情绪就可以了,葬毕即可除去丧服;率领士兵屯戍边关紧要的将领,皆不得离开职守屯部。

我死后装敛要穿平常的衣服,葬在邺城之西冈上即可,与西门豹祠不要离得太远,不要随葬金玉珍宝。

我的婢妾与歌伎人以往皆勤苦劳累,我去后使她们住在铜雀台,要善待她们。

该对我所爱的女人们说句话了:你们可在我平常所居的台堂上安张六尺大床,铺盖帷帐要一如我平日,早上要摆上果脯、糯糕之类的供品;每月初、十五,要从早至午向帐中歌舞奏乐;你们要时时登铜雀台,向西眺望我的陵墓田园。

我余下的熏香可分给你们诸夫人,不用你们祭奠。你们居家诸舍中如缺了什么,可学作鞋靴卖了添置。

我历任官职所得绶带,都要保存稳妥;我余下的衣裳,可另外收藏,不能收藏的,你们兄弟就分了吧。”

据说人将归去时心神一片空明,突然意识到:自己今后将必须以第三方旁观者的身份面对这个世界了,之后亲人也好,仇敌也罢,都将与自己无关了,那境界也就陡然高了许多,为什么常说有世外高人?正是因为高人们身处世外,所以才变成了人们眼中的高人,假如让高人们挣扎在俗世中混饭吃,估计大多也就沦为矮人了。

而将回归出生处的人们,是铁定从此居身世外了,所以矮子也会突然增高成巨人的。

至于古时候的人们能肯定自己死后会有知觉吗?说不准,俗话说急病乱求医,神灵鬼魂之类的玩意这时成了绝对唯一的期盼,还能不试着相信这唯一的一次?别说科学知识极度贫乏的古代,就是现代,这种现象大概也占人类的多数。这是所有宗教信仰的看家大法,终极大道。

不过既然曹操自知必去,遗嘱中的政治安排却近乎是零,国家工作占的比重也极少,大段不放心的是自己的丧礼葬处,再就是担忧陪伴他多年的女人们,看来魏王临行时境界升华了不少:明白了丰功伟绩都是后人的评词素材;高官显位不过是昙花一现;盖世武功,绝世文采,不过是风花雪月一时于水中榭阁。

魏王对众夫人有情难舍,却知体恤大家辛苦,嘱托不必依时拜祭,并且担心太子不孝小娘,临危不忘教给夫人们一项糊口营生。是啊,凡是活人莫不穿鞋走路,易损难做,不愁长期销路;刘备他娘也是靠此手段养出了一个大汉左将军、益州牧,你们大家都去干同样生意,今后咱从数量上压过这大耳朵!

对待婢妾与歌伎就有些不地道了,让一大群青春寡妇寂寞的围在一张空床周围,还要按时歌舞,娱乐死人,的确心肠太狠了!不过也可能魏王判断自己会死后有灵,特别宠爱这些花季少女也说不定,那样当然还能继续亲近,鬼人同乐。

可是假如这是魏王的心思,那魏王又对夫人们过于冷淡了,难道说当真妻不如妾,妾不如婢,婢不如偷,偷不如捞不到手的伴舞小姐?

也可能是魏王担心婢妾、歌伎下岗待业断收入,免不了饥寒交迫,这是因人设岗照顾大家有饭碗;也可能是魏王深谋远虑做两手准备:不管将来灵魂何在,咱都有备无患!

不管魏王的真实想法是什么了,总得说来现在的曹操尊重的是生命,挂念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这比他屠城杀人抵军粮时可爱多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