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桥玄眼中的少年曹操(5)

(2011-08-23 09:12:53)
标签:

文化

历史

桥玄

平舆

阿瞒

许劭

月旦评

分类: 侃史之《曹操大传》

二、青年曹操:从“愤青”到公务员  (5-9)

 

曹操要是安心指着老爸的提携来升官,他也就不是其曹操了。

遥遥仕途,曹操要靠自己的才智打拼前进,漫漫风雨,曹操要凭个人身手一洗晴空。

 

5

曹阿瞒告别了不堪回首的少年时代!

就这么一个歪瓜裂枣!偏有人当成宝贝,不用说大家也知道了是谁:也就是前文说过的当世高人桥玄。

高人就是高人,看问题和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是不一样的。

人家从棋盘摆开心里就有数了,你这个小边卒刚拱了第一步,桥玄心说:“九十九步以后,就是这个不起眼的边兵威踞九宫中央,灭老帅者必此卒也!”

我们读了魏太祖童年二三事以后,领教的是阿瞒的顽劣狡诈,人家高人桥玄不这么看,人家会透过表象看本质。

从巧偷新娘,桥太尉看到的是一个“狠”字,紧要关头不惜舍友救己,曰“狠”。

从勇闯张府,桥太尉看到的是一个“勇”字,关键时刻豁得上泼皮命,曰“勇”。

从离间叔父,桥太尉看到的是一个“智”字,诈病装疯做得天衣无缝,曰“智”。

从首注兵书,桥太尉看到的是一个“才”字,注释兵书的确见解独到,曰“才”。

这样一个狠才兼备、智勇双全的人,能不成气候么?

还不行,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条件,那就是要包装,要有媒介帮你包装,要有一个平台让你表演,要有一批机构替你吹嘘,最后还有更更重要的关键,那就是运气。想想看,难不难?

阿瞒现在需要的是一个包装公司。

桥玄既然打定主意把妻女相托,也就索性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天,先帮阿瞒解决舆论传播难事。

为什么是难事呢?那时候和现在不同,电视上面一露脸,千家万户当夜知。东汉末年唯一的传播媒介就是人的两片嘴皮子,所有的新闻政要、闲情韵事,都靠口口相传,朝廷的公告那是给当官的看的,官员发布的告示也要雇个识字的人给念出来,老百姓有几个识字的?

大柱子听人念了,回去再学给二狗子,二狗子再吹给三秃子,大概如此吧。

不过也要看谁说,就像现在大家都相信权威媒体一样,汉灵帝时代也有那么一位权威人士,虽没什么国家权威机构予于认可,但也非同小可,别说是普通山野村民,就是朝堂官府、士子公卿,也都把他发布的消息作为非官办新闻联播。

这个新闻中心的主持人就是前文提到的汝南平舆(今河南平舆)名士许劭许子将。

许劭这个新闻中心好像称做人物论坛更合适些,这个论坛还真有名号,叫“月旦评”,又叫“汝南月旦评”。因为许劭爱在每个月的初一,对当时人物品头论足,所以许劭的“粉丝团”就给他的论坛送了这么个字号。

关键在于,这许劭评论当代人物的权威性是不容置疑的,只要有幸从他口里吐出的名字,不管结论如何,这人便会立时身价倍增!

太尉桥玄一简荐书把阿瞒送到了高人许劭面前,许劭是何等人物,本来不屑理睬这位宦官的干孙子,可怎奈推荐人的分量太重,这面子是万万要给的。

再说许劭素来消息灵通,要不然有啥资格评张三论李四?对阿瞒的伟行劣迹他了解的绝对不是一二的问题,所以才有了令阿瞒大笑的那句名评:“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阿瞒也因此声名远播,桥太尉的“包装”策划大获成功。

一锤敲定千古音,

数语挑得半生雄。

可怜阿瞒当世醉,

后人恶骂源此评。

这句没盖棺先定论的话,令阿瞒兴奋了半生,估计在他自封魏王后便不屑此句过时的评语了,已经事实坐在了皇帝的龙椅上,就差那顶没用的帽子了,谁还会稀罕什么能臣?在乎什么奸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