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庆阳,真正的围困战(82)

(2011-06-01 09:08:11)
标签:

文化

历史

军事

徐达

庆阳

张良臣

明军

分类: 侃史之《大明铁骑》

82

庆阳城下,徐达虽然没像凤翔城下的贺宗哲这般继续劳而无功费力掏洞,但日子过得也不怎么舒服。

一个不起眼的张良臣,一个小小的庆阳城,竟然把这位“打遍天下无敌手”徐大将军阻击在了庆阳城外,旷乎日久的战事已经引起了天下各方关注:南京的明朝皇帝朱元璋在关注着庆阳;漠北的元廷皇帝妥欢帖睦尔也在关注着庆阳;尤其是那个王保保,正趁明军主力被牵制在庆阳城下,派兵四出攻城略地!

可是,庆阳城头看着还是那么高不可攀!

徐达清楚:围困战是不得已的战法,导致的后果大多是玉石俱焚,最后就是得到一座“死城”又有多大收益?

徐达更清楚:庆阳非拿下不可,皇帝严旨催促还在其次,关键在于此例一开,天下蠢蠢欲动的城池多得是,唯有利用庆阳打出一个模式来,让所有顽抗到底的蒙古人都看到对抗大明的下场!

徐达也清楚:庆阳之战,与其说是正在较量双方的粮草储备供应,不如说是双方主将在较量耐心!

一句话:谁坚持到最后谁就能笑到最后。

至于获得胜利的客观条件上来说,双方各有千秋:城内的人们得不到持续补充粮草,这点比不得明军,扎营城外,自然能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但是,这也有个量的限制:大明初建,国力贫庾,尤其是北方各地,人民刚刚从战乱中解脱,怎会有余力供应庞大的明军耗费日久?

关键还是时间与季节不等人:时已八月,若在此腻歪到入冬时分,那时大雪降临,天寒地冻,扎营城外的明军如何能在野外越冬?

问题的关键在于庆阳城内到底囤积了多少粮草!

可是,得到这方面的军事实情的确不易,就算探子能够逾城而入,估计也无法探知这种军中之绝密。不过,看张良臣坚守的势头,好像城内存粮不少,徐达当真有点心中没底了。

老天爷又在关键时刻照顾明军:庆阳城内的元军也不是铁板一块,有一位奉命与张思道共守庆阳的“小元帅”心理上撑不住了,准备私下与徐达接触谈判纳款讲和事宜,不料行事不密,被细心的张良臣侦知而囚禁起来,偏偏这位“小元帅”手下还有不少亲信,当然也赞同“小元帅”的“和谈”意向,趁夜将这位“小元帅”救出了大狱,不可思议的是:竟然还能携带“小元帅”顺利出城,就此归顺了明军!

看来,张良臣的城防虽然严谨,却是防外不防内,那句“坚固的堡垒大都是从内部被攻破”所言不虚!

这下庆阳城内军粮储备的绝密数字等于对徐达公开了!

徐达自然大喜,并且由此感觉到了政策正确的威力,不但尽力宽慰这些关键时刻弃暗投“明”的起义将士,并且追加一道严厉命令:“不管大家再怎么恨极了庆阳城内的真假鞑子们,破城之后谁都不准虐待投降的元军官兵。”

那么,庆阳城内还有多少存粮呢?早就粮仓见底了!

自进入八月之后,庆阳城因为与外界被切断,援助不见,音讯不通,城中已经弹(箭)尽粮绝,军民中以致出现了“煮人汁和泥咽之”的惨状!

再扯段闲话:“人汁”是啥东西?

笔者翻阅了许多史书都没能找到确切答案,只是查到了与“人汁”类似的“金汁”,乃是一种用人的大便为主要原料掺点黄泥发酵做成的中药,据《本草纲目》与《医事别录》分别记载:“其汁呈微黄,无毒无味,疗暑热湿毒极效。”

没尝过,无毒可能,无味就不可思议了!不过,大概为了避免病人恶心反胃,这些医书里也是给“金汁”起了不少别名:黄龙汤、人中黄、还元水等等。对了,甚至还有还有一个与现代“愤青”音同义相近的名字——“粪清”。

估计这时的庆阳城内不大紧迫需要“疗暑热湿毒”,分析来还是熬煮人肉汤和泥吞食的情形才是。

徐达清楚掌握了城中这些情况,还能不信心倍增么?那就熬下去吧,看你依靠煮熬人肉汤和泥巴充饥还能苦熬几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