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凤翔保卫战——王保保的反扑(79)

(2011-05-26 09:24:17)
标签:

文化

历史

军事

贺宗哲

护城河

城墙

凤翔

王保保

分类: 侃史之《大明铁骑》

79

几乎所有的城池都一样:城外有护城河,这是因为人们在筑城时必然大量就近取土,所以也就在城外留下了一条人工河道,顺便也成了城池的绝佳屏障,要不,为什么在“城”的后面再加上一个“池”字组成“城池”一词?人们通常所说“城高池深”就是这种现象,筑城越高,当然所挖城壕越深。

不过,护城河中有没有水可不一定,没有活水的护城河,人们大多称为城墙壕,城墙壕内有没有水取决于季节天气,雨季自然成河,旱季也就只能是一道深壕沟了。

凤翔城外的护城河却是地道的护城河,这是因为凤翔城毗邻雍河人们在筑城时与雍河挖通了,凤翔的护城河也就成为了真正的有水河流。

一般来讲,这种有护城河水保护的城池最难攻克,因为首先解决的必须是渡河的问题,但是,这可不是在普通的河道架桥,上面有守军的檑木巨石加火箭伺候,别说架桥,就算是扎个木筏横渡也决不容易。

问题在于,就算是少量兵力渡过了护城河又能怎的?贺宗哲已经见到了强行渡河的后果:士兵们直接暴露于护城河与城墙之间狭地,头上啥东西都可能落下,挨打不能还手,架设云梯连块坚硬支点都不易找到。

所以,大多时候的攻城都是集中在城门附近,因为有城门必有吊桥,这里河道也因此最为狭窄,攻方只要精心准备,绑扎的云梯即能横架河上,数量多了呢?一道人工便桥也就迅速完工了。

这里有个进攻方“桥梁工程师”必须预先解决的问题:木梯若是长了,中间必然下垂,竹梯更甚,这就需要在河道中央有个支撑点,也就是普通河中叫做“桥墩”的那东西。

可是,城门楼上的守军是不会容忍进攻者在此处安然施工打桩的,这时的进攻方就要琢磨一些“奇招”了。

贺宗哲的“奇招”便极为简单实用:运土填河。

此招若在用在一般无水城墙壕,确属并不出奇的招数:牛皮大盾加“龟笆”掩护着士兵接近城墙壕,然后把所带土包丢在干枯的城墙壕中就是,如此接连不断,敌军的城门前很快便一马平川,据说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南征孟获时便用过此招,甚至还聚土成山堆平了城墙,使自己的士兵一举登城。

用在有水的护城河中算不算“奇招”?那就两说了。对付不流动的“死水”还有点作用,若是碰上与大河相通的活水?那就几乎等于劳民伤财——劳军损力——白费功夫,黄土随填随被河水冲走,即便剩下些也成为烂泥,更不适合架设支撑点。

可是怪了,贺宗哲偏偏乐此不疲,以超常的毅力开始了绝对不会有结果的填河运动。

这几乎使城头的明军笑掉了大牙:见过傻子,没见过这么可爱的傻子,这位元军主帅莫非是明军内奸?专门来此消遣蒙古人玩耍的?

元军毕竟进入了自己强弩的射程,城头大炮也尽可以把元军的牛皮大盾砸个稀巴烂,再加上大量的火箭,城下元兵这种行为属于找死行为。

于是,罕见的填河与反填河作战开始了。

结果不用说,“制空权”在城头明军那边,城下的元兵只能不顾伤亡坚持施工,一连三天,“填河工程”未见推进一尺远近,却有大量元兵尸体被就势填入了护城河中。

哪有这样的主帅?手下士兵也是人啊,生命价值就如此低廉?被强迫用作了填河材料?

可是,这也没什么用?尸体架不起简易桥梁,凤翔的护城河水流甚急,连尸体都能立即冲走啊!

不过,贺宗哲好似并不在意施工结果,填河行动仍在继续中!

贺宗哲也属王保保麾下名将,不应该如此固执笨拙呀?城楼上的明军守将金兴旺、知府周焕开始警觉了!

 

8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