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常遇春的北伐(58)

(2011-03-31 11:15:08)
标签:

文化

历史

军事

常遇春

敌军

落马河

分类: 侃史之《大明铁骑》

58

其实,元末的全宁也就是个直径二里左右的小城,夯土城墙,四门两侧都筑有七丈方圆的圆形城堡,按照当时的说法叫做“依郭”,也就是依托城郭的意思,这种小城,用于真正大战顶不了多大用场,也就是能抵挡敌军骑兵的一时突击而已,或者防范一些零星贼寇,一旦被进攻者重兵围困,也就成了类似“瓮中之鳖”成语所形容的“死地”。

但是,全宁既作为中书省一路,也可称为重镇,被也速在此经营多年,其外围防卫工事却不亚坚城。

这主要得利于全宁地势,几乎等于四面环水:北方有潢河;东面即涂河;南面有扢扠河与落马河双道屏障;西方潢河与落马河几乎同源相交,因此,全宁等于四面都有天然“护城河”,虽然距离全宁城都不近,但也正好适应重兵布防,可以说,全宁城外乃一方大军决战之绝好战场。

尤其是扢扠河与落马河,虽然算不上什么大河,水量也不是太大,但由于全宁路地势西高东低,几乎等于处在一个从海拔两千多米直到二百余米的大漫坡上,导致水流湍急,别说舟船,就连木筏也无法逆流而上,横渡可不是那么容易,带兵征战多年的也速自然知道这种仗应该如何打。

在这种低山丘陵与平原沙坝混合地带作战,最重要的莫过两点:

一、绝不能被进犯敌军围困于城内,全宁城不过是大军供给的牢固支点,当然,作为主帅安全的后方指挥所亦可;

二、虽然胜负的关键在于能否有效阻击敌军步骑主力渡河攻城,但由于地势原因,没有必要强行阻击敌军渡河,在适应骑兵隐蔽以及突击作战的地带,让给对手一块狭窄的地区,等敌军立足未稳给予突然打击,敌军就会连逃路都没有!

自然,若能把握战机击敌于半渡那就再好不过,只是这种战机极难寻觅,谁能准确判断敌军渡河地点与时间?

所以,也速迅速决定了全宁保卫战的最佳部署:将主力铁骑隐藏于涂河与落马河的交汇处西北十里左右地带潜伏待机,不管敌军从哪个方向渡河来犯,大军都会以狼群扑击群羊的姿态出现在敌军面前!

那时,渡过河的敌军将处于进退无路之待宰状态,没有渡河的敌军只能望激流而兴叹!至于常遇春可能犹豫徘徊于对岸某地?那正是也速希望看到的局面:自己背后有全宁城支撑坚持,常遇春指望什么?他那些数量不明的庞大部队能携带多少辎重?

对峙的结果唯有一条,那就是常遇春军粮耗尽灰溜溜走人,到时候还能让你走得利索吗?一路追杀,缴获无数,甚至……也速丞相好似看到了那十有八九会出现的一刻!

最令人可气而又遗憾的是辽阳方面,那手握重兵作壁上观的纳哈出!若这时率二十万大军出现在常遇春背后,还用得着本相爷费这种心思么?

不光是劳心,还要劳力,甚至赌命!这次也速豁上了,遵照帅不离军的原则,也速破天荒没有将自己的中军大帐设在全宁城内,决心与将士共命运!当然,也速其实还在盘算着棋局的下一步……那就是也速几天来一直在地图上死盯的一个圆点:大兴州。

为大将者,当预见到战局任何可能出现的变化,方能立于不败之地,倘若明军强悍……强悍到无法聚歼的地步,那时自己应该如何处置?

当然不能退守全宁城,如此将会被堵在老窝,到那时岂不是处在了什么……南蛮的哪个成语来着?对,坐井观天!或者是瓮中捉……算了,不想了,反正到时不管胜负都要转兵于大兴州,困守于全宁总不是办法,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常遇春兵进上都把皇帝给捉去吧?

也速丞相有一个绝大优点,做任何事情从不婆婆妈妈,计定则速行,当即则立断,于是,大军被迅速布置到位,也速本人扎营于旷野之荒,设大帐于沙丘之间,当然,会有无数探骑将明军动向源源不断送到大帐之中。

“报……常遇春离此不足百里!”

“报……明军已经在落马河对岸扎营!”

“报……敌军正在四处伐树,准备扎结木筏!”

“报……”

也速丞相越来越放心了:看来常遇春还是从最捷近驿道来犯全宁,且遇水不敢擅渡,而且也速现在也能大体断定:扎营于落马河对岸的不过是常遇春的先头部队,少量骑兵而已,伐树扎伐固然是准备渡河,但主要还是在等待后面的主力步兵。

如此,下面的战局可以预期也!无非两种:等步兵主力到达后来个以多为胜,强渡落马河;再就是隔岸相峙,等待夏季过后的枯水季节。

不管出现哪种战势,都在也速的预计之中!也速丞相现在可以基本确定:全宁保卫战,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兴许连个像样的大战都不会出现,闲暇猎兔于沙丘之间即可将明军“熬”败,汉人的兵家老祖一个姓孙的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对了:“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