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战河南(20)
(2010-11-26 11:10:34)
标签:
文化历史战争明军宋体帖木儿 |
分类: 侃史之《大明铁骑》 |
20
北伐大军进军河南的战事犹如山东战事的翻版,明军依旧是兵不血刃扫荡诸城,眨眼之间,河南东部、中部已经尽是大汉军旗!
但是,隐患一般都是埋伏在大好形势的背后。
徐达马上就要遭遇真正的对手了:顺黄河而上西方的洛水畔塔儿湾,元將脫目帖木儿的五万铁骑已经整军备战摩拳擦掌,就等着徐达的远来疲师了,在真正的蒙古将领看来:南方的汉人并不是当真学会了打仗,只是还没有遇到过真正的蒙古铁骑!
来吧!坟墓早就给你们这些南方蛮子挖掘好了,躺进来吧!
在这种举国汉人驱逐胡虏的声势之中,及时转向“重做汉人”已经成了时尚,作为北伐军主帅的徐达对于元军的动向当然能够得以提前洞察,夏四月,徐达率大军自虎牢关进至河南府路塔儿湾。
古代的冷兵器作战,人多势众自然能获得绝对优势,但事实上对于大多数战事来说,战势优劣却是决定于地形,人多的一方固然在战局大势占优,但真正决定具体战役胜负的重要因素却是唯有一点:实际接触前敌的能有多少部队。
北伐明军乃是沿黄河西进,而作为河南府路的洛阳城位于黄河南岸,但由于黄河堤坝陡峭,水师不可能在黄河直接登岸,那就唯有西南下洛水,从东北方向进兵河南路,而作为元军将领,也深知这一点,所以才在洛水北岸部下重兵,洛水,也就成了大明北伐军进军河南路的必经水路。
由于洛水距河南府路不算太远,中间无法容纳过多的作战部队,所以元将脱目帖木儿才在这狭窄地域列阵了五万铁骑:明军能自洛水登陆的部队毕竟有限,等远来的疲军登陆立脚未稳之时,五万铁骑一起扑上,那还不就如同一群饿狼围向了一群羊羔?
而现在的徐达在心理上也有了与初征时的不同变化:眼下占地已经不成为主要作战目标,能够兜捕蒙古人尚有战力的生力军才是第一位,脱目帖木儿的洛水迎战给这种愿望提供了可能,塔儿湾,极有可能成为北伐以来首次的真正大战。
问题在于,这个战场有两点对明军不利:其一,受地形所限,明军不可能一次性登陆与蒙古人当量多的部队,换句话说:总兵力庞大的明军在这个局部上无法占优;其二,还要担心蒙古军不敢死战,一旦龟缩于河南府路坚城之内,那可就真正成了尾大不掉。
此战,强攻必然遭到巨大损失,围困?从大势来说对明军不利,现在已经有三十万大军投入了北伐战争,每日那是多大的消耗?
但徐达还是决定正面迎战了,他给脱目帖木儿准备了一个对手:常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