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伐初战:摧枯拉朽下山东(16)

(2010-11-18 09:27:24)
标签:

文化

历史

益都

普颜不花

徐达

朱元璋

分类: 侃史之《大明铁骑》

16

沂州“战事”结束之后,声明不干涉具体军务的朱元璋却派人专程给徐达送来了下一步行动的作战意见:“将军现在已经拿下沂州了,下一步按照既定方略应该是进军益都,但如兵向益都,主力却不应该用在益都方向!

“我军精锐应该扼黄河要津,敌人只要等不到西方的援兵,也就自然失去战意。所以,断其援兵为主,益都可以必克!即使益都未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转兵进取济宁、济南即是。

“济宁、济南二城既下,益都则无根,元廷在整个山东也就势穷力竭,还能不尽是我囊中之物?”。(见《明史纪事本末》)

所以,远在后方的朱元璋其实一刻也没放松对前线的指挥,尤其是在战略部署方面,北伐大军就像放飞的风筝,那长线的另一端始终牢牢牵在朱元璋手里。

令人不得不叹服:在战略布局方面,没多少文化素养的朱元璋的高瞻远瞩却犹如天授,在这方面绝对不是像徐达这样的一方主帅能够望其项背的!

没说的,谁的官大——不,谁说的有道理就听谁的吧。

徐达按照朱元璋遥控指挥,派平章韩政率精兵占领榆行、梁城诸镇寨,这下占领了黄河要冲,山东的一切援兵就此被切断。在此期间,韩政派千户赵宝进兵滕州,元守将杨知远既不敢出城迎战,也没敢依城固守,来了个一走了之,滕州全境不战而下。

徐达则亲率大军来到益都,益都守将大元宣慰使普颜不花是员蒙古骁将,虽然明知外援无望,守城凶多吉少,却宁死不肯突围败走,而是亲登城头督战不降。

不过,这毕竟是大汉国土,红巾军能依靠民众孤城坚守数年,蒙古人可没有这个条件,再加上粮草不济,外援无望的情况下如何能保住士卒士气?整个益都城头咋呼的热闹,其实没有多少人当真舍命守城,围城数日益都即破,普颜不花眼看大势已去,只得只身退到了自己家里。

普颜不花妻子儿女外加老母都在家中,普颜不花惨然与老娘诀别:“儿不能忠孝两全了呀。”

徐达派兵围了普颜不花住所,却不挥兵进院,对于这位蒙古将领,徐达也是早有所闻,据说此人在蒙古人中还算个另类,当得一个“贤”字,若能说服其归降,那对日后的战事无疑大大有利!

徐达竟然如同对待两国交兵一般,派遣使者进院谈判,这实在是给足了普颜不花面子!

谁知,普颜不花却并不领情,还是拒不投降,并且面对使者宣言:“我普颜不花乃大元朝进士,现在官至极品,忠臣各为其主,岂肯再事二姓?”

随即与总管胡睿、知院张俊当场自杀,普颜不花的妻子阿鲁真也不愧蒙古“铁娘子”,抱着一对子女投井殉节。

不过,别的元朝官员就没有这么坚决了,平章李老保与白知县等被俘后皆尽归降,益都之战,其实也就是摆了个攻城的样子,便缴获军马粮食数以万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