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痞儒(175)大汗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最佳接班人
(2010-08-17 13:05:44)
标签:
文化历史大明张文甫蒙古 |
分类: 历史小说《大明痞儒》 |
175
万不儿挥手,带着队伍离开大同,柴胜与张文甫目送着万不儿的远去,相视苦笑。
张文甫问道:“柴大哥今晚有什么打算?”
柴胜认真想了想:“喝酒!”
张文甫再问:“喝酒?那喝完酒呢?”
柴胜大笑:“拿着烤全羊的秘方,回北京,到咱俩喝酒的那个小酒馆,找老板娘娶了她,然后还是喝酒!”
张文甫苦涩参半的笑了:“可惜小弟喝不到大哥的喜酒了。”
一个声音传来:“既然喝不到喜酒,何不现在就好好痛饮一番!”
两人抬头望去,却发现杨继于立在不远处。柴胜下意识的握住佩刀,杨继于笑了:“又要动手?大哥不是我的对手!”
柴胜发怒:“放屁,来来来,我们大战三百回合!”
杨继于却不生气:“刚才听说柴参将已经战死沙场,如何一会儿又活了?”
柴胜好似旧怨未消:“只要一遇上汉奸,老子就想打架!”
张文甫赶紧圆场:“大哥,现在与蒙古人已经不是敌人了!”
柴胜一怔:“这也是!”
杨继于大笑:“这里没有什么蒙古将军,也没有大同参将,有的只是……兄弟!”
夜晚的篝火旁,张文甫给杨继于倒酒:“自西湖一别,京师偶遇,不想竟在此兄弟相会,真是人生莫测!”
杨继于感叹:“四弟不愧是方颐的弟子,处处棋高一着,若是这仗打下去的话,我看我这二哥凶多吉少!”
张文甫满脸通红:“二哥见笑了,二哥为大汗定下的灭明之计,真叫小弟惊出一身冷汗!”
柴胜一口干了碗里的酒:“你们互相捧臭脚有完没完?一口一声大汗,那蒙古老家伙是你们亲戚怎么的?”
杨继于乐了:“妙!大哥果然厉害,一语道破天机!”
柴胜却一脸愤怒:“你还真认亲戚了?”
张文甫支支吾吾:“这个和二哥没关系,是小生的不是……”
杨继于笑了:“你的生身父亲是昔日西土蒙古大汗,这又怎么成了你的不是了?”
“什么?”柴胜一口酒喷了出来,震惊地望着张文甫:“你是蒙古人?还是蒙古王子?”
杨继于叹气:“若非如此,大汗又怎肯与你们和谈!”
张文甫坦言:“其实小弟也是近日才惊悉此事的,到现在,我自己都不敢相信!”
柴胜惊呆了:“这……这是从何说起呢!”
张文甫不再隐瞒:“据沙沙所言,小弟尚在襁褓之中,就被人劫持到中原!”
柴胜连连摇头:“想不通,实在是想不通!”
杨继于递过酒来:“想不通就别想了。来,喝酒!过了今夜,我们与二弟就天各一方了!可惜三弟不在……”
张文甫立时口气凝重:“他急着回京领赏,一天都不肯多留……小弟颇有些担心,怕朝廷对他不利。”
杨继于笑了:“我看三弟绝不是愚忠之人,这回踌躇满志地回去,想必应该有了进退谋略!”
张文甫苦笑:“二哥把他估计得过高了,他哪里想得了那么多?”
杨继于开始神情凝重:“哦?那倒是大大不妙!”
张文甫长叹:“狡兔死,走狗烹!恐怕这次回去,他会明升暗降,给个闲职,不过这样对他也好。”
杨继于一拍大腿:“糟了!三弟性命难保,朝廷必定要诛杀他!”
张文甫一惊:“二哥何出此言?”
柴胜也满腹狐疑:“此话怎讲?”
杨继于狠狠言道:“狗皇帝生性多疑!上次你们五百人收复大同就引来个刘大风监军。这刘监军非但没有制住万不儿,却断送在此,皇帝会怎么想?”
张文甫、柴胜面面相觑,张文甫喃喃自语:“万不儿此人太厉害,决不可留!”
柴胜还在不以为然:“刘大风自己撞死,与三弟有什么相干?”
张文甫醒悟了刘大风舍命的更深用意:“杀人不用刀,更见其手段!”
柴胜以为张文甫在赞誉万不儿:“万不儿要有这本事就不会想着回去了。”
张文甫摇头:“我说得是那看似舍生取义的刘大风!”
杨继于点头:“正是如此。”
柴胜雷厉风行:“我这就追赶他,力阻他不要回北京!”
张文甫摇摇头:“来不及了,你赶上他他也不会听你。”
“那……如何是好?”
杨继于皱起眉头,思索片刻:“我有一计,管叫三弟有惊无险,平平安安!”
张文甫大喜:“快快道来!”
杨继于笑了:“哈哈,今朝有酒今朝醉,今日咱们只管喝酒!别的事儿明日再说!”
柴胜一碗酒落肚,想起战死的弟兄们,端起酒碗将酒洒在地上,小声地:“死去的弟兄们,你们也喝一口酒吧。”低声唱起了张文甫所做军歌:“身既死矣,归葬山阳。山何巍巍,天何茫茫?山有木兮国有殇。魂兮归来,以瞻家邦。”
张文甫和着拍子:“身既殁矣,归葬山阿。人生苦短,岁月蹉跎。生有命兮死奈何?魂兮归来,以瞻山河。”
杨继于也站直身子:“好词,杨某再添上一段!”略略思索一下,激扬唱:“身既殁矣,归葬山麓。天何高高,风何肃肃。执干戈兮灵旗矗。魂兮归来,永守亲族。”
张文甫听到最后的“永守亲族”四字只觉心头一阵酸楚,把酒碗向南方高高举起:“皇天在上,先生何处?甫儿蒙先生抚育教导,十余年来情同父子。日后身居塞北,扫墓祭祀已是不能!先生泉下有知,领受甫儿一碗水酒!”以酒酹地。
柴胜怔怔地看着张文甫:“你往后留在蒙古,不会……不会帮着蒙古人攻打明朝吧?若那样,大明可真要玩儿完了!”
张文甫断言:“大哥放心,中土也是我的故乡!”向南跪倒,仰起头大声发誓:“先生在天之灵听着!张文甫永记先生临终嘱咐,若我能在蒙古大汗左右,一定促使两国和睦相处,甫儿有生之年不许蒙古进攻大明!若违此言,天地不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