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明痞儒(145)能守方能言战,能战方能言和

(2010-04-09 10:43:05)
标签:

文化

历史

大明

战争

和平

大同

分类: 历史小说《大明痞儒》

145

    达延汗不惜撑着自己半残的躯体,积极求战于大同外围,却落了个惆怅而归,其内心欲会晤张文甫一面,却连影子也未曾见到,大军旅游拉练一般转悠了几天,还是回到了大同城外不远草原中的蒙古营地。

    现在,达延汗对张文甫的兴趣更浓了!假如这场战事是张文甫在居中策划,这更令达延汗眼热心动!能忽悠的达延汗劳师无功之人!岂不更昭示大蒙古有了未来的希望?但愿他就是成吉思汗的子孙!

    大同!眼中钉大同!得而复失的大同!

    现在又多了一份牵挂在大同!多了一线希望在大同!多了一个谜团在大同!现在的大同,达延汗更是志在必得!

    所幸,赖于杨继于的随机应变,蒙古大军还算是收获颇丰,士气并未因寻战未果而低落,草原上,蒙古士兵们在马头琴、羊皮鼓的乐曲声中欢唱歌舞,三五成群地练习摔交。

    达延汗离开了“房车”,回到了临时金帐――一座宽大的毡帐里,坐姿钢甲依旧,达延汗威严其中,众人一片肃静,大汗在召集军事会议。

  达延汗提出议题:“此战对今后战局有着莫大影响。好在杨将军已经给南蛮来了个下马威,大家说说,接下来怎么办?”

  杨继于早就思虑成熟:“眼下有上、中、下三策。上策:围而不打,待大同城内粮草耗尽,我军便可不战而胜;中策:趁我军士气高涨,强攻大同,毕其功于一役;下策:分兵绕过大同,奇袭北京城!”

   达尔罕却偏偏欣赏“下策”:“大汗,我愿带兵杀到北京把那个皇帝再抓一次!”

  杨继于把分兵奇袭定性为下策是有道理的:“分兵,怎么分?带多少人马去北京?带少了不顶用,带多的话,这里兵力就不足了。大同守军主将深通兵法,我军调动肯定瞒不住他,若是被他出城痛击我留守部队,让其断了后路,那一切就完了!”

    达延汗斟酌再三:“那……上策如何?”

    杨继于坦言:“此计:我军能将伤亡减至最低,大同四周水草丰茂,我战马不愁食;马驹哺乳季节,马奶充足,我将士不愁饮;水草丰则牛羊肥,我大军不愁食;与久困在城内无法补充的明军相较,其利在我不在彼!唯一缺陷:战事旷乎日久,说白了,双方比的是耐心与坚韧。”

    沙沙插言:“依杨将军中策行事如何?”

  杨继于略有忧虑:“强攻大同,成功与否,取决于对方的人数、士气和守城器械布置。但大同现在城防如何布置,守城主要器械是什么,我军尚不了解。”

  沙沙自告奋勇:“属下愿意去大同劝降!”

  达延汗连连摇头:“我大军围城多日,若是要降,他们早该献城投降了!”

  杨继于却笑了:“沙沙将军好计策,看来要劳沙沙将军走一趟了!”

  达延汗一时不解:“杨将军也认为他们有投降的可能?”

  杨继于干脆道明:“估计沙沙将军的意思,劝降只是幌子,借机入城查看大同城防才是目的!”

  沙沙乐了:“属下就是这个意思!”

    达延汗拍板定案:“好,沙沙就跑一躺吧,也看看那个万不儿是不是传说中那么厉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