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痞儒(134)张文甫与杨继于的初次对决
(2010-01-28 11:16:17)
标签:
文化大明大汗文韬武略达延汗蒙古 |
分类: 历史小说《大明痞儒》 |
第二十二章:张文甫与杨继于的初次对决
战场就是如此,越是寂静越可怕,战事越是迟迟不打响,杨继于越是忐忑不安:能五百士兵奇袭大同的部队?你怎么设想其可怕之处都不过分!尤其是那个姓万的主将,其花招与胆子没法用常理判断,所以,对达延汗将会遇到什么?杨继于现在一点把握也没有!
134
中国巧匠制作的贴身钢甲使蒙古大汗得以坐起。
至于站起来?还做不到,但经巧匠设计的“房车”已经投入使用,使达延汗坐在“房车”中巡视了一遍亲兵铁骑,这使蒙古军心大定,各部落首领开始不断赠送礼品,几个不争气的儿子也被父汗训斥回了各自封地。
大蒙古的危机暂时缓解了!
是暂时的!这点达延汗极为清楚。
达延汗更清楚自己的身体实际状况:能虚假坐起也是暂时的,实际上也就是嘴能说话、手能挥动、大脑还能思维而已,并且这也是暂时的,达延汗饭量骤减,坐久即乏,长期失眠,大小便失禁,达延汗清楚:留给自己的时间来日无多了!
中兴大蒙古!恢复成吉思汗昔日的风光,将蒙古骏马所有能踏到的地方都变成蒙古人的牧场!英雄伟业岂能中半?大丈夫一世能尽力于此,方不愧辉煌人生!
可是,狡诈的南蛮人卑鄙的一枪,将丰功伟业化为泡影!达延汗最清楚:自己这一代是做不到了!
亲生儿子专于内斗,文韬武略都不足以委以大事,达延汗曾将希望寄托在了同样是狡诈南蛮人的杨继于身上,接触一久,达延汗终于断定:杨继于终究还是心在中华,并无死心塌地留在蒙古的可能。
就在达延汗绝望之际,沙沙带来了一个朦胧的希望:成吉思汗的嫡系子孙、心中的偶像大英雄帖木儿的王子就在敌人阵营,并且仅仅担任一个从六品闲职,最主要的是:此人竟然被中国人驯成了不世之才!文韬武略不亚杨继于,从兵不血刃拿下自己强悍铁骑驻守的大同就可以证明这点。
若是能证实这些,大蒙古岂不又看到了希望所在?那张文甫――蒙古王子的身份却又强于杨继于,蒙古各部将会无有不服,自己的儿子们也将各自安份,铁打的蒙古又会成为一个整体!那时还担忧什么庞大虚弱的明朝?
达延汗正在自己的蒙古包中暗自谋划,达尔罕匆匆走进了大汗金帐:“大汗!”――达延汗能坐起发施号令,杨继于副汗的银帐也就自动退为备用。
达延汗派他到大同打探消息多日了,总算是回来了:“哦?达尔罕,大同有动静么?”
达尔罕脸色微微发红,显然是想起了是自己与沙沙丢失大同之事:“属下探听明白,大同城里只有五百人驻守!”
达延汗有点不相信:“只有……五百人?”
达尔罕忿然请战:“请大汗给我一万骑兵,我以二十倍的兵力踏平大同城!”
达延汗却沉思片刻,口气决断:“不,我要亲自会会那个张文甫。你请杨将军速来金帐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