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贵人”来到了三水陈家(77)
(2009-02-22 07:26:33)
标签:
渔猫贵人老泰山渔户海船三水文化 |
分类: 传奇小说《佛汉拳出世》 |
第十七章:“贵人”来到了三水陈家(77-82)
只听“噌”的一声,那畸形的六指落地,吴贵面色不改,也不理睬手上血流如注,拱手长揖:“老泰山,女婿五子有礼了!这多余的玩意就留下做聘礼,女婿再给老岳父加上一件!七日后咱贵人上门迎亲,老泰山就准备嫁妆吧。”
77
广东三水乃北江、绥江、西江三江汇合之地,故名三水,大清道光年间乃佛山县辖内的一个小镇。
三水镇面积广阔,人口稀疏,当地河岔众多,湖湾错落,没有舟船,几乎是寸步难行。
当地百姓大多以打渔为生,所以一般的人家不论穷富都有条小船,当然,渔民家的破船是糊口工具,富人家的座舟是交通工具,二者不可相提并论。
三江汇合后称为珠江,经南海(地名)分流,右转向东即穿过广州南部的番禺;左转南下即直达珠海,但两股江水最终还是聚汇在了伶仃洋入海,只不过入海口一个在东北,一个在西南而已。
从三水的北江上溯即是浈水下游,北江是一条南北流向大江,由浈水进入北江却是由西向东,合流后江面宽阔,水势大缓,平原地带,江底也没有什么礁石暗流,极为适应渔民下钩拖网,因此,沿江居住着不少专业渔户。
专业渔户是被一些士绅所看不起的,被歧视称为“渔猫儿”,一般渔家儿女与岸上的人家想做亲都难,只能在同业中相互结亲,生下来的儿女也就自然成了下一代“渔猫儿”,这样便世世代代成了“贱民”。
所以,同样是打渔为生,在人们的眼中,江河中的渔民与出海的渔民相比,其地位大大不同,出海的渔夫一般被尊称为“老大”,就是一般的学者、官吏也对其高看一眼,甚至毕恭毕敬。
说穿了还是经济原因:“海老大”一般都能与外海的洋船打上交道,能带回不少令世人眼热的精巧洋货,一些低级官员若是走私点货物,也免不了要倚重出海渔船。
大概还有一层原因:“海老大”竟然能受到洋人的尊重!
一些洋人的商船在接近中国内海时,由于对海流及航道不熟悉,也要高价雇请老大们领航,这时,别管他哪国洋船,都要俯首听喝。老大站在指挥台,威风凛凛,指东画西,洋人们俯首帖耳,规规矩矩,地方上的满汉大人们能不为之侧目么?你再牛还能牛得过洋大人?
所以,海老大决不会与渔猫儿为伍,更羞于认作同行,至于自甘下贱弃海船操江船执捕江鱼贱业?打着灯笼也难找到这种傻瓜!
但是,世界上的事情从来就不存在绝对。
三水的程老大就是个例外。
程老大就是个在海上混了大半辈子的海老大,五十来岁却自愿告别了海船,举家来到三水,定居后就是靠打渔讨生活。
据程老大本人说,是因为不能对不起祖宗,程老大本姓陈,由于“陈”“沉”同音,在海船上是犯忌讳的,被迫改姓为“程”,现在年纪将老,怎能不归宗认祖?
这令人们大为摇头:这姓氏能当饭吃么?迂腐!
令大家不解的是,程老大并未改回陈之本姓,还是叫他的程老大,据说是由于习惯了,他这一辈就不改了,仅是把孩子的姓氏改作了姓陈,人们不免又是大大摇头:这不肖的陈家子孙!哪能数典忘祖?这还能算个人吗?
更令人义愤的是:程老大膝下无子,仅有一个女儿,丫头片子姓啥不一样?还值得为个闺女姓陈就弃贵从贱?这人啊……真真有专门主贱的!
瞧吧!迟早老天爷会给他报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