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大同街上,一队队士兵紧张调动,曹吉祥看着士兵陆续出城,总感觉有哪儿不大对劲:七八万人出城,就是这个样子?那还不得慢慢走上三天?这是欺我不懂兵事?小娃娃,咱家率兵打仗之时,你兴许还在吃奶呢!
果然不出曹公公所料,曹吉祥刚回到住处,王恭便引荐柴胜柴参将前来密报:“监军大人,杨提督另有密令:仅出城两万人马,以作疑兵,其实主力都部署在了大同城四门瓮城城墙上,单等蒙古兵突破城门时故意让出瓮城,让瓮城变成蒙古人的坟墓。”
曹吉祥明白了:这杨继于根本不相信自己,甚至不相信大同诸将,若是当真相信了他今天煞有其事的军令,兴许又让他立了盖世大功!那蒙古铁骑一旦到了瓮城之内,还不就成了待宰的羊羔?
“柴将军深明大义,可敬可佩!更难得如此洞察形势,与朝廷站在一边,检举悍将误国密谋,本监军定当奏明圣上,予于表彰嘉奖提升!且请暂遵这杨继于军令,咱家自有主张,”
王恭、柴胜退下之后,曹吉祥紧急唤来沙沙:“你趁未闭城门出去,速回蒙古大汗处。记住:千万不要擅自进入大同城!那瓮城城墙之上才是明军主力!不妨集中兵力,尽歼那出城做诱饵的两万明军!如此,那杨继于葬送大军,朝廷必然不容,也势必性命难保!”
沙沙也极为精通战事,略一思索,便提出异议:“且不说那两万人是否出城三十里,以蒙古八万铁骑围歼区区两万步卒,岂不是举起了牛刀杀鸡?这大同还是固若金汤,那杨继于守住了大同,损失了两万步卒,朝廷怎会拿办他?或许更加重用也是说不定呀!”
曹吉祥细想也不无道理:毕竟守住了城池,退去了八万蒙古铁骑,朝廷的态度还真不好说!有些为难:“沙将军有什么妙主意?”
沙沙略知达延汗用兵习惯:“我看大汗必定会将计就计,不理睬城外的那两万弱旅,还是会假装中计趁势占领瓮城,集主力突破一点,大同即破,杨继于失去城墙屏障,还能有什么作为?”
曹吉祥略一思索,认可了沙沙所言:“这样,我明天以监军之权,调柴胜所部守武定北门,明日开战之际,我会叫王恭前去传令打开城门。以狼烟为号,你们趁势攻入,城内四门兵力分散,不足为惧!”
沙沙大喜:“我一定转告大汗,事成之后,公公就是蒙古的王爷!”
曹吉祥还有后着:“过会儿杨继于前来赴宴,咱家视情形就地将他拿下。明天大同城群龙无首,拿下城池易如反掌!”
“军情紧急,小人告辞,大汗在等回话,明日见!”沙沙一拱手出门而去。
沙沙连夜赶到蒙古大营,达延汗闻听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这杨继于娃娃如此阴毒?将军救我全军,立下大功,歇息去吧,且看咱家怎样破他奸计!”
沙沙不愿离开,依旧请战,达延汗也就不再强令沙沙休息,随即下令改变部署:一路进军,捉来了无数大明百姓,强迫他们换上蒙古长袍,用作其它三个城门的先锋――你不是预备了坟墓吗?那就坑葬你们大明自己的百姓吧!
关键还有一点:上次吃了那无数“铁蒺藜”的大亏,大明还没想出对付自己绝技的招数来,达延汗先解决了这个难题――驱赶明朝百姓或者战俘在前面做清道夫!
更可怕的是,达延汗也大量仿制了这东西,并且亲自命名“铁蒺藜”,一旦明天突破武定北门失利,便用这“铁蒺藜”撒满大同城外四门要道,将所有明军活活困死在大同城内!
正是:敌变我变,各有杀招,俱都狡猾,各有后着!就看谁的招数奏效了!
蒙古人占了便宜:大同城内就有自己的盟军――大明监军曹吉祥!
大同守军也有利处:洞察了蒙古间谍是谁,等于置身于暗处!
大战在即,大同城内先要演出战前一幕活报剧了,此剧编剧乃是曹吉祥,并且亲自出任导演!
不过,真正在导演此剧的就说不好是哪个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