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哀悼日的另类悲哀

(2008-05-20 15:50:45)
标签:

水塔

另类

央视

主持人

烟囱

杂谈

分类: 子金山侃史观点交流处

哀悼日的另类悲哀

――子金山

哀悼日的第二天,还是坚持盯住央视一台,根据电视的现场报道来猜测、了解震区的现状。

下午两点二十分左右,心里突然一紧:又到了八天前的那个可恨的时刻,眼睛还是看着电视画面,荧屏上出现的是现场转播采访,是人民子弟兵准备炸毁一个毁坏严重的水塔,这水塔靠近大路,对过路群众有威胁,是该炸掉。

随着电视里指挥员的十位数倒计时,不由也随着屏住呼吸,等待那一声巨响:……三、二、一!起爆!

犹如平地一声雷,炸响了!主持人与在震区现场的记者也一同盯住摇摇欲坠的水塔,当然,此刻本人也盯住水塔,据估计,水塔会慢慢的倒向一边,这不需要多么高超的爆破技巧。

但是,意外出现了:最起码三个人盯住的水塔――我、央视女主持、远在现场的男记者――当然,还会有数不清的观众,以及远在地球背面西半球的人们――那水塔摇晃了一下,没有伏倒!

又等待了分把钟,倔强的水塔还是坚持直立状态,我心里肯定:爆破失败了,这是极为普通常见的现象,对水塔的内在质量不熟悉,部队施暴不能一次成功在所难免。

没想到,主持人迅速的问道:“这是第一次爆破吗?看来还计划第二次。”

一下提醒了前方的记者,记者顺话茬回答:是,这是首次起爆,周围有许多民房,地形复杂,需要严格控制装药量,以保证群众的安全,需要分批实施爆破。

巧了,本人曾经手过拆毁五十米高的烟囱,当时能供放倒的一面,宽不过十米,但也是一声巨响,烟囱乖乖的躺在了空隙里,怎么一个震废的水塔还需要多次爆破?

不明白这第二次爆破怎样去更危险的水塔下去打炮眼,就算能冒险打眼装药,何必自找这种风险?一次爆破别说一个水塔,就是一个钢筋水泥的大楼,也能原地炸掉,不会影响五六米距离的建筑物呀!这在电视上还少见吗?

原本就是一次小失误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关键的悲哀在于:主持人像念稿子一样,给观众继续解释:这是多么爱惜人民财产啊,爆破牵挂着民居……等等云云。

估计央视的工作人员也未必懂得爆破,记者与主持人都不是爆破专家,这没有她们的责任,但是,却不应该在全世界人民面前做一次撒谎专家呀,这个人可就丢大了!

并且,反应机敏,顺口胡扯,煞有其事,真是高手中的高手――高高手!

心中一阵发苦!这是全国哀悼日次日的一次别样悲哀――以后谁还敢信任央视?媒体啊!说点实话不好吗?何必当场撒谎再圆谎!

千万别给我解释:爆破一个处于地形复杂地带的水塔,需要有计划的实施多次爆破!

哀悼日,向灾难中的人民致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