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子金山
子金山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5,282
  • 关注人气:2,70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子金山侃史—曹操篇 《魏武雄风》十四、暗火余炽更易伤手

(2007-06-13 19:28:24)
标签:

文化.文学.历史

分类: 侃史之《曹操 魏武雄风》
 子金山侃史—曹操篇 《魏武雄风》十四、暗火余炽更易伤手
  
  *****************************************************
  
  十四、暗火余炽更易伤手
  
   建安十年的春姑娘准时的赶来值班了,但正月里的曹操却没有欣赏春姑娘风韵的雅趣,而是不顾冬老人的余威尚在,提大军进入清河郡,顺清河北上直击袁谭。
  
   实际上现在不是适应进攻方交兵的季节,大军辎重赖以水运,而其时天气尚寒,河未开化,行不得舟船。那所谓春姑娘实际上是先冷酷再明媚然后才能热烈,曹操等不及姑娘的态度转换,强行上道了。
  
   曹操相信:人定胜天!
  
   曹操颁令:沿河百姓全部予与强征,驱赶入河以锥破冰,违令者一律斩首!
  
   这种以人力作破冰船的措施却比后世人拉犁钯学大寨残酷得多,小民谁不畏寒?于是逃亡者比比皆是,竟有一个眼晕的老农深夜敲开了曹操的住处以求藏匿--史载如此--老孙怎么也疑惑:这曹操的警卫部队都是吃白饭的?
  
   曹操却有怜悯老弱的另一面,对老农坦言:“听汝则违令,杀汝则诛首,归深自藏,无为吏所获。”(魏书•武帝纪)
  
   老农感动得哭拜而去,据史载,最后也没跑掉。结果可想而知。
  
   大军逼近南皮,袁谭不准备再逃了,现在天时、地利、人和都在自己一方,此时不战,那只有逃亡一生了。
  
   曹军居旷野忍天寒,袁军处暖房无冻忧,据天时;曹军须拼命仰攻,袁军凭坚城固守,持地利;曹军远师疲军,袁军以逸待劳,掌人和。--其实人和乃指人心背向,非指体力,这点袁谭想左了。
  
   不管怎样,袁谭动员了全部兵力,迎头扑向了远来立足未稳的曹军,此时如不竭全力拼一胜,那以后的仗也就不用打下去了。
  
   这的确出乎曹操的意料,那袁谭既没凭坚城死守,又没抢时机远扬,而是采取了最正确的应对:拼老命求生存!
  
   曹军有些措手不及,竟抵不住袁谭生力军的疯狂突击,主要是长途劳累的缘故,其次是心理上没有做好打恶仗的准备,所以大军前锋竟成了后卫,被逼得步步后退,眼看前锋就要溃败!
  
   前锋若溃,必然会冲动全军,进而形成大军溃退,如此敌军士气必扬,自己部队战意必消,这冀州新伏,人心未定,整个大局将不知会变成什么样子了。
  
   这时候下什么“后退一步者斩!”的军令是没啥用处的,将士们在心怯求生的关头是没有时间细品军令的,让士兵们立即明白的命令只有一种方式:主帅的行动!
  
   曹操策马挥槊冲上了前敌,近卫中军当然更不能怠慢,已经成为部队突击中坚的近卫骑兵顶上去了,这支实战形成的精锐铁骑以后被冠名以“虎豹骑”;但也只是暂时止住了步步后退的态势,那袁谭军还是死战不退,双方已成僵持的混战之局,谁后退一步便会全军溃散,甚至覆没!
  
   看来古语所说穷寇勿追也是有几分道理的,面对作困兽之斗的袁谭,曹操本不该冒如此风险,袁氏业已成无根秋草,欲除掉有的是更为稳妥的策略,看来曹操在兵盛时也懒得再费神出什么奇谋,这个习惯还会导致他吃更大的苦头。
  
   一场昏天黑地的厮杀没完没了,一上午过去了,双方的体力意志都已达到了极限,这方面对曹军明显不利,毕竟士兵的体力储备都已消耗在进军的途中了,战势到了这种地步决非曹操所愿,但也只能无
 
 
  奈的坚持,乱战关头啥妙计都是废话,双方此时较量的只是战士的勇气,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主帅的意志!
  
   曹操想起了官渡之战乌巢劫营的危机时刻:那时候将士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对,是一种声音,主帅的声音!声音的内容反而无关紧要,乌巢时通报了危机的实情反而激起了将士们的斗志,大家在那一刻从死中求来了生!
  
   曹操看见了中军的战鼓,他本能的扔掉了马槊,在战马上抢过了士兵手中的鼓棰,战鼓频率大变,已经不是在起指挥的作用,激战中的士兵听到后面齐呼:“是曹将军在擂鼓!”人人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了,两个字:拼命!--(魏书:公攻谭,旦及日中不决;公乃自执桴鼓,士卒咸奋,应时破陷。)
  
   战鼓声中,一道曹操的口头军令传遍了整个战场:此战不留俘虏!不准敌人投降,一概杀光!
  
   这是主帅的自信,是擅杀嗜血的曹军士兵的“摇头丸”,曹军达到了兴奋的顶点!
  
   袁谭军的士兵终于胆怯了,不知道第一个回身逃跑的是哪一个,瞬间传染了全军,如同一只被吹胀突破的气球,“嘣”的一声,粉碎的无影无踪!袁军崩溃了。
  
   曹操又赌赢了。
  
   袁谭几乎疯狂了,头盔已丢,披发驱驰而逃,部下紧随狂奔,袁谭竟认为是曹军追兵,惊惧之下,心理崩溃,坠马之时大呼:
  
   “咄,兒过我,我能富贵汝。”言未绝口,头已断地。(后汉书•袁绍列传)――据史载,是曹家的后起之秀曹纯完成的这最后一击。
  
   曹操擒斩郭图等人,戮其妻子,总算出了口对降而复叛之类的恶气。自此冀州全境平定。现在该轮到幽州了。
  
   曹操大军兵临幽州边界,幽州全境山雨欲来,就在这局势飘摇之际,一个消息石破天惊,震晕了患难中的袁尚、袁熙兄弟,震退了边境的曹操大军!
  
   将近侃完袁氏兄弟,老孙不无伤感:
  
   好得哪家强?斗得哪家气?真个是一槽不栓俩叫驴?
  
   抢得什么权?争得什么利?到头来俱为他人作嫁衣。
  
   官家子多读圣贤书,
   圣贤书读到狗肚里?
   蚌鷸相争,渔翁得利。
   兄弟阋墙,他人欢喜。
   莫非是,冥冥之中有天意?
   却常见,凤子龙孙智商低。
   袁家兄弟应瞑目,
   血脉相承永不息。
   江山辈有愚人出,
   万载轮回一批批。
   内斗不乏接力棒,
   发扬光大传下去。
   一代新人胜旧人,
  
   圣人说:无状元师父,有状元徒弟。
  
   (请看下篇:十五、肥肉好吃难消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