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年明月书评:曹操那些事儿和明朝那些事儿一样精彩!

(2007-06-12 11:08:54)
标签:

当年明月

明朝

三国

曹操

子金山

分类: 子金山侃史观点交流处

阅读精彩的子金山及其笔下流出的历史

                                   ——当年明月

我认识子金山是通过他的词曲,那时我正在写《明朝那些事儿》的蓝玉远征,应该说我不是一个喜欢研读诗词曲赋的人,但他的词曲确实打动了我,于平凡之中显现万千豪气,其才华实在让我惊讶,短短几十个字就把那一幕波澜壮阔的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当时的我看来,子金山是一个很有文字表现力的人,到后来听说他开始写曹操传,便颇有期待地准备拜读。现在大作首卷《阿瞒出道》即将出版,一阅之下,确实不同凡响。其文字于诙谐中显肃穆,于史实中见人性。我是一口气读完这部书的,深感唯有对那段历史有着深入了解的人,方才有这样的功力。文字可以轻松,但是史实决不含糊,子金山的曹操是历史,而非戏说,这也是吸引我的一个原因。

与我写的近年较少有人涉及的明史不同,曹操几乎是一个被写滥了的话题,是否能够带给大家一种不同的视角、一个不一样的曹操、一个鲜活的曹操,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

历史是严肃的,但并非一定要用严肃的方式来表达,把深刻的东西用深刻的方式解说出来,有时是远远不足够的,惟有将阅读的快感与历史的感悟结合起来,才是理解历史的正途,而在我看来,子金山做到了,《阿瞒出道》做到了。

《阿瞒出道》从子金山儿时趴在奶奶怀中听故事开始,从一首曾经脍炙人口的儿歌展开,开篇就透着一种平凡、一份亲切、一丝童趣。如果说易中天的《品三国》是带眼镜的老先生在茶馆品茶,重在“品”;子金山的《阿瞒出道》就是在书馆听一个满脸沧桑、面貌慈祥的老艺人说书,重在“听”――听那近两千年前的金戈铁马、悲欢离合、爱恨情愁,听那历史的声音。当然,假如你想听到,你要像子金山一样,有一颗悲悯的心。

《阿瞒出道》挂着“羊头的招牌”下,其实是子金山精心为我们准备的“香烂的狗肉”,读之犹如大口吃肉,读时,需要有酒。跟着子金山的笔游走,好,有肉吃!在亦庄亦谐的子金山笔下,曹操是“走下戏台的曹操”,脸谱化了上千年的白脸曹操在这里,其脸色也变的丰富起来:有儿时冥顽,少时轻狂,青年热血,壮年豪气,有英雄气短、儿女情长。连那些跑龙套的小人物的脸,也不再是史书上的面目模糊,而是个个清晰可见,甚至能够听到他们的呼吸。

《阿瞒出道》从曹操儿时起,写到各路英雄的轮番登场,准备中原逐鹿止。一百回中描写了多次战役,剿灭黄巾的颖川之战、濮阳之战、济北之战、与袁术角逐的匡亭之战、征讨徐州的彭城大战等,每次战役尽管各有不同,读之都犹如身临其境,具有极强的现场感,显示出作者笔下驾驭大规模战争场面的能力。

但是,作者在描述残酷战争的同时,又处处不忘对普通人的关怀,对生命的思索。一将成名万古枯,曹操更是众多名将中的名将,从混世血海中冲杀出来的曹操,成名又枯了多少白骨?

在我看来,唯有怀着理解的心,去感觉,去体会那段历史,才能够真正领悟历史的真谛。只有这样描述的历史,才是真正的历史。

还是引用子金山的词作结吧:千古风流诗一首,黄沙淹尽王侯。万家灯火却依旧。残阳铺绿野,愁月照荒丘。

曹操那些事儿和明朝那些事儿一样精彩!《阿瞒出道》值得期待!

当年明月书评:曹操那些事儿和明朝那些事儿一样精彩!

本书卓越销售地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