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子金山侃史—— 曹操篇 《喋血中原》 四十一、穰城确是块啃不动的骨头

(2007-03-08 15:46:53)
分类: 侃史之《曹操 喋血中原》
  子金山侃史—— 曹操篇《喋血中原》四十一、穰城确是块啃不动的骨头 
  *******************************************************
  四十一、穰城确是块啃不动的骨头
  
    连下两城,固然可喜,但曹操心里明白,这都不是此番用兵的真正目的,只不过解除了侧后威胁,曹操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穰城的张绣。
  
    时已腊月岁尽,如不尽快攻下穰城,大军将被迫在战地越冬,北方的严冬可不是好玩的,不用说士卒苦堪,就是那战马的喂养就是个大问题,旷野无草,树叶落尽,只要作战无缴获,即使胜了,部队也必垮无疑。
  
    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奇袭穰城,现在大军已拖在湖阳、武阴时间不短了,时间越拖下去,对曹军越不利,这仗是敌人熬得起,自己熬不起,只能兼程赶往穰城,力争打张绣个猝不及防。
  
    湖阳距穰城不足二百里,轻骑一日可达,大军辎重也不会超过五日,曹操临行却犹豫了:大军出动容易退却难,一旦攻城不顺,又不能采用长期围困的战法,那就只有被迫退军,那张绣也不是个普通市民动迁户,你想怎么欺负就怎么欺负;一旦如同那个愣头青菜贩子似的,照要害给胡划拉一水果刀,还不要落个城管队长的命运!岂不冤哉?这种欺负老百姓的“烈士”还是不做为好,为一辆破三轮犯不着赔上刚离开军营的战士性命。
  
    随即传令:部队主力虚张声势,集结推近,步步为营,日行莫过十里。自己却带五千精骑,连夜直捣禳城,许褚、曹洪、李典、乐进等俱都随自己参加奔袭。
  
    夜半寒风起,天高水月明。铁甲增凉意,轻骑恰似风。
  
    东方欲晓之时,穰城已在眼前,遥望朦胧穰城,曹操心中大疑:城头怎么不见一盏巡城灯火?别说劲敌不远,就是平素安宁的日子,也不应如此大意?这哪里像号称鬼才的贾栩之用兵?
  
    即来之,则战之,总要向城门突击一下。
  
    曹操传令李典、乐进带一千骑准备突击城门,不过现在还要稍等,等什么?等那穰城开城的时刻。才想下令部队隐蔽,四下一看,地势平坦,哪能藏身?地形倒适应骑兵厮杀,不过曹操这次来却没打算厮杀,五千兵只能用来偷袭,战阵厮杀,却远远不够分量。
  
    再等天就大亮了,那时一切都会失去意义,还是小心接近吧。曹军现在离城门不足五百步,城上还是了无声寂;二百步了,还是像座空城;快要接近百步了,曹操突然醒悟:不好!张绣有备!
  
    急传令退军,几乎同时,城上鼓锣齐响,箭石如飞而下!饶是曹军小心,却还是无法避免伤亡,前面的士兵纷纷落马,没得到将令的士兵却不能止步,依旧放马猛扑城门,眼见死伤狼籍。
  
    待李典、乐进收残部退回大队时,千余骑已折损大半,现在该曹操决定怎么办了。
  
    攻城已无可能,现在最危险的的就是敌军趁势杀出,自己这点兵力,是没有厮杀资格的,仓皇退军,其损必大,要知道,张绣的看家部队就是那些以前张济留下的西凉铁骑,自己骑兵逃跑的速度未必快于人家追击的速度。
  
    曹操稍一思索,立即传令:人马散开,兵分四路,包围穰城!丝毫不能犹豫,曹操知道,对面的城头上,兴许就是张绣在盯着自己的举动,此时一步走错,将会导致灭顶之灾!
  
    将领们疑惑的开始执行曹操的军令。曹操的第二道命令又传到了:多插旌骑,把战士们分为小队,来往驰骋起来;将军们有些明白了:这是救全军唯一的办法!第三道命令又颁发了:各营分一半军士伐木扎营,其余部队继续处于运动中。
  
    这下不光是曹操的将领们又迷惑了,真正迷惑不解的是城头的张绣与贾栩,二人已经做好了出城突击曹军的准备,不过是要等在给予攻城的曹军大量杀伤之后,现在发现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敌军估计损失不足千人,是否继续执行原定的作战方案呢?
  
    曹军分兵围城时贾栩观察似乎敌军的兵力不算多,那他的主力现在哪儿呢?莫不是就这点人马?虚张声势?现在发现曹军正在伐树扎营,这是摆的围城的阵势啊,贾栩思索间,张绣建议:今夜出城,烧掉他新扎的营寨!贾栩不置可否,现在最需要明了敌军的真实意图,知己不知彼,总难下决断。
  
    张绣毕竟是穰城主帅,在城外曹军伐木扯帐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张绣待命出击的部队接到了军令:饱食休息,晚上行动!
  
    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
  
    现在是月虽朦胧,杀人正瞧见,风不算大,放火也冲天。张绣军于三更时分打开了城门,铁骑直扑曹军新寨,没遇到抵抗,杀到寨前,破了寨门,哪有什么曹军?四城俱是空营,曹军早已远走高飞!
  
    听军回报,贾栩暗叹:曹操活用兵法,看来今后天下无人能阻其称雄。
  
    曹操安全的率部与大队汇合,虽然湖阳胜的漂亮,穰城败的精彩,但这次实质的战争目的却落了空,继续进军围攻穰城已不现实,大军所携粮草未必能坚持到城破,一旦退路被刘表派兵切断,后果不堪设想,还是搬师回朝吧,就这样,曹操于第二年即建安三年(198)正月回到了许都。
  
    现在有关征伐的战况是不需要向皇帝汇报的,包括最近的这两次出兵,曹操都免除了向皇帝奏请的官样程序,不仅如此,连例行的出征前向皇帝辞行的仪式也省略了,这都是董承那帮吃饱了没事干的朝臣们逼成这样的。
  
    汉时有个旧制古礼:凡三公带兵出征,向天子辞行必须由皇宫禁卫两人,各持戟一把,交叉在领军大将的脖子上,叉押在皇帝面前,以示天子威严,也顺便提醒带兵的三公:你永远是名打工仔,是替我天子去干活的。
  
    这臭规矩不知道都废除了多少代了,现在大臣们想让皇帝体会一下做皇帝的快活与尊严,把这套扔了十八辈子的老礼又翻腾出来了。曹操第一次出征张绣时就开始了这套能使皇帝高兴的程序,可是曹操能高兴吗?你有尊严了?我的尊严呢?经实验,曹操的感觉特不好,索性再也不去见皇帝了,这个似乎是专为曹操一个人恢复的老礼也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而且这类事还引起了曹操的警惕:有人在吃饱了找事干呀,目标还是对着我曹操来的!于是曹操便把他构思的“校检”机构尽快落实到位了,中国历史上首个为一个大臣服务的国家安全局就诞生了!从以后这个机构运作的效果看,还真的很有必要。
  
    北方袁绍又开始了对龟缩在易京的公孙瓒的最后一次围攻;东方的吕布名义上也开始近曹抗袁;西方自派遣钟繇镇守长安之后,韩遂、马腾“各遣子入侍”表示服从朝廷;三个方向都暂时出现了安静,但曹操知道,说不定那天就会突然闹腾起来,这是一段难得的时间,必须尽快解决近在肘腋的张绣的问题,自古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3月,曹操准备开始第三次讨伐张绣的战争。这时候,有人站出来反对了,这个人竟是曹操手下的谋士荀攸。
  
    (请看下篇:四十二、还是场难定胜负的战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