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子金山侃史—— 曹操篇 《喋血中原》 三十、中国最大、最狠的地主

(2007-03-01 13:21:29)
分类: 侃史之《曹操 喋血中原》
  子金山侃史—— 曹操篇 《喋血中原》 三十、中国最大、最狠的地主
  *******************************************************
  三十、中国最大、最狠的地主
  
   小时候老孙也在农村客居过两年,记得那时的社员们最喜庆的日子便是到麦场里分粮食的时候,几乎全部都是全家出动,平常卧床不起的老人们也挣扎着去麦场,绝不是粮食多得扛不了,需要他们帮忙,主要是想跟着去沾点喜气,共同体会一次丰收的喜悦。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有一年,邻居刘家最高兴,他们是一大家,人口多,历年来都是分粮的时候要上交缺粮款,虽不多也没地方弄去,只好累年的欠着队里的,(到现在我也不明白那缺粮款是咋回事?怎么劳动了一年,分自己的粮食还要用钱买?)今年破天荒的是余粮户了,我记得极清楚:是三十元另四毛!
  
   从场里背回来半口袋小麦,全家人都高兴得噙着泪花,尤其是今年丰收,比去年每人多分了三斤,去年是每人九斤,今年每人分了十二斤啊!
  
   一年分几次?就这一回,十二斤小麦,一个人全年的细粮!每月正好平均一斤,往年是分不到这个数的。
  
   新麦磨的面蒸的馒头极香,那年代这种馒头都是请邻居们一起分享的,我家也收到了一个,白的像雪,我也尝了一口,香的透心,从那新麦馒头的香就永远的留在了我的脑海里,成了我一生的记忆。啊——那白的像雪的馒头!那魂牵梦绕的麦香!
  
   后来大了,一直有个迷惑压在心底,后来也常去那里,我向那时的生产队长提出了我的问题:你们那时的产量就那么低吗?每人一亩多地,就只能分到手这么一点?
  
   早已下台的老队长乐呵呵的回答我:“要先交公粮,再卖余粮,然后是踊跃交售爱国粮,大队要提战备粮,小队要留足种子粮,还有五保户、军烈属、民兵训练储备粮,你说能剩多少?”
  
   我无语。
  
   老队长的语气里有了一种自豪的味道:“没有俺们交的那些粮食,原子弹能炸?苏修早打过来了,这叫国家得大头,集体得小头,社员得零头!”
  
   我明白了,为什么中央在宣布免征农业税时表态说:要反哺农民,要回报农民!
  
   据说解放前的地主心都挺黑,向佃户们收租有的甚至达到了三七开,也就是说,他光凭张地契,不干活就要从贫下中农手里拿走全部收获的百分之三十!真是剥削人民罪该万死!
  
   扯远了,继续说东汉时的曹操。东汉时期朝廷向百姓收粮有定例:两汉赋税制度,除恒帝、灵帝增加亩税十钱以外,一般通行“十五税一”或“三十税一”的实物地租。另外还有“算赋”,即凡年15以上至56岁,不分男女,每人每年征112钱,谓之“一算”。对于商人与奴婢则加倍征收。
  
   这基本上称得上“轻徭薄赋”,但也不难估计出,靠这点赋税养一个庞大的军队是不可能的,就算人民都能安居乐业,也难养得起曹操的十几万大军,更何况大部农田都已弃耕。
  
   枣祗在随曹操剿灭汝南黄巾军余部时,对起义农民亦战亦耕的做法发生了兴趣,从中受到了启发。关键是曹军夺得了一大批耕牛、农具和劳动力。枣祗的建议是利用这些农具,在许昌一带开垦土地,实行屯田,以解决粮食问题。曹操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任命他为屯田都尉,全权负责屯田事宜。
  
   枣祗首先将荒芜的无主农田收归国有,把招募到的大批流民,按军队的编制编成组,由国家提供土地、种子、耕牛和农具,由他们开垦耕种,获得的收成,由国家和屯田的农民按比例分成,大致是五五开,用政府提供的耕牛的话,那农民就只能得四成了。
  
   很明显,曹操所代表的国家是最黑心的地主,实际上是直接把农民奴隶化了,而且是用法律把农民绑在了土地上,究竟是奴隶了百姓还是救了百姓到现在也争论不断,屯户们也未必就对政府感恩戴德,起义反抗也一直不断,当然也一直不断的被坚决镇压。
  
   最大的害处莫过于曹操开了个最没人性的先例,创造了“屯户”的屯籍,遗害至今未绝,只是名称不同而已。
  
   不管怎么说,屯田政策的实施成功了,第一年,就“得谷百万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于是曹操就下令,郡国都置田官,招募流亡百姓屯田。后来又接受枣祗的建议,下令军队屯田,屯田制得到广泛地推行。大概这就是中国“生产建设兵团”的前身。
  
   屯田制的实施,不仅为曹操解决了令人头疼的军粮问题,而且还为他争取了大量的人口,从而加快了曹操称雄中国北方的进程。枣祗也因此被提升为陈留太守。但可惜的是,枣祗不久就因病去世。事隔多年,曹操对枣祗还念念不忘,追封枣祗为列侯,并让他的儿子袭其侯位。
  
   曹操的“农垦”“军垦”事业蒸蒸日上,而他将来的主要对手刘备却每况愈下,连暂安小沛也不可能了:袁术落井下石,非要痛打“落水狗”;吕布态度变幻莫测,亲疏莫辩,三家提前上演了“三国演义”。
  
   (请看下篇:三十一、徐扬二州预演三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