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文学.历史 |
分类: 侃史之《曹操 阿瞒出道》 |
八十九、入虎口是为了拔牙吗?
天大亮了,军情连连报到前线的袁术处:左右均未发觉敌军有大的行动;前方有青州军的约万人的步兵与留守的我军重骑前锋在做拉锯战,骑兵领军校尉几次请示出击——毕竟防守不是骑兵的长项——都被袁术阻止了,胜负的要点不在前方,就这样纠缠下去最好,只要攻下了被自己的重兵围住的小土山,以后的仗就不用打了,那是青州军的脑袋,曹操在那儿呢。
重兵围向进攻中的曹操军时,曹操及时的撤回了小土山,并且以难以置信的速度伐树扎了简易营寨,由于占据了居高临下的地势,袁术军的骑兵派不上用场,仰射的箭弩比不得曹军俯射的射程,少许的火箭一时引不着曹操鲜树扎的营寨,组织了几次敢死队了,都当真死光在曹营寨前了,攻坚战一时陷入了胶着状态。
只是有一点令袁术兴奋,那就是由他自己确认了被围困的敌军中确有曹操本人,两人甚至还搭上了话,袁术劝曹操认清形势,及早投降;曹操劝袁术尽早撤围退军,以免全军覆没,嘴官司打不下去了,就攻守上见分晓,却是暂时谁也无法奈何谁,但总的形势无疑对曹操不利,毕竟被袁术围了个水泄不透。
但对曹操来说目前的战场态势却正是计划中所追求的,现在就等着一样事了,等着袁术围自己的主力调动西退的时刻,袁术的主力会退吗?那就要看李典与夏侯惇的了,对自己的这两位亲信将领,曹操是无比信任的,自己决定实施这个近似于疯狂自杀的作战方案时,其实就等于将自己的性命交在了这两位勇谋皆出采的将领手里了。
终于等到了,袁术的大军开始了明显的调动,不对!精锐的内卫军顶到了土山前面,虽然大部骑兵已西进,估计是李典与夏侯惇的战术行动有了效果,但袁术的主力很显然的没有被调动,曹操现在仍然被十余万敌军围困并攻击着。
袁术的确是得到了自己的辎重部队遭到敌军骑兵突袭的消息,他不但没有惊慌,反而觉得一块悬着的石头落了地,一直对曹操的行动不理解的迷惑现在有了答案,原来如此,不就是点辎重吗?全丢了又能如何?只要干掉你曹操,还怕抢不回来?俺现在是要命不要财,认清了你的那点蹩脚伎俩,反而更放心了,不好攻,困也要困死你,不信你的兵马不需要吃饭。
话虽这么说,辎重部队还是要去增援一下,毕竟自己的部队也要吃饭,总不能与被困住的曹操比谁耐得住饥渴吧?于是前锋的两万重骑被派向了后方,怕不保险,又从左军里面抽出了三万部队,同去增援后方。但这些都与你曹操的生死无关,你还是脱不了困,提不走脑袋。
曹操现在心慌了吗?没有,这也是他预料的几种形势之一,曹操是何等人?这种大战岂能不预备出现万一的后着?勇将曹仁的两万精骑,此时就隐藏在与袁术军前锋进行拉锯战的后面,一旦出动,将是一把利刃,直刺袁术的——不是,目标不是袁术,刺向哪里请同学们慢慢看下去,老孙马上就要说到。
前面给同学们出了道考题,答案也马上就要揭晓了,那就是究竟青州军把自己最致敌军一命的利刃藏在哪里了?先告诉大家一半,那就是,并不是曹仁的部队,曹仁部队的任务还是吸引、牵制。
算了,不吊大家的胃口了,揭开这个谜底吧,同学们可以自己在心中对照一下,看自己是否猜对了,如猜中,那你也称得上半个曹将军。谜底:那把利刃就是曹操自己!
肯定会有同学说老孙在忽悠人,怎么会是甘作诱饵、并且已被围困在土山上的曹操自己?别急,马上大家就会明白的。
就在袁术正在盘算如何一举攻下曹操占据的土山时,却只见匡亭方向的前线,鼓声大振,号角相闻,不多时,只见一彪骑如同铁篙划开了水波,直冲曹操的小土山而来,自己的铁骑纷纷避让,未及避让者无不落马,领军大将,直如同恶煞现世,魔鬼再生,一柄砍刀一经挥动,马前即滚落一颗人头,己方数骑同时迎敌,竟然未能稍滞此将片刻,左右马上告诉袁术:这便是曹操手下第一恶将曹仁是也!
袁术明白了,曹操等待的就是这路最后的援兵,灭了他,或者阻住他,曹操就彻底完了,活无望矣!随即指挥强弩硬弓,如同泼雨一般射向许诸的骑兵部队,接着令旗挥动,将自己的内卫精锐围向曹仁而去。
眼看自己的内卫精锐与那曹仁交上了手,那曹仁肯定冲不过来了,谁知被围的土山上突然木寨齐倒,如同天崩地裂般的一片呐喊,大队铁骑居高直冲下山来,啊?不好,竟然是直冲自己来的!
袁术心中不禁冷笑,黔驴技穷哉!就我这数千近卫死士护卫在前,你能奈我何?终于在高坡上待不住了?那就平地上打个歼灭战吧!所有步骑军向中军靠拢,趁敌军与近卫厮杀时,合围曹操于旷野,这场大戏也该落幕了!
眼看着曹操一马当先,勇将典韦双铁戟护卫左右,直奔袁术而去。袁术心中大喜:“曹操,你再快些,快些送死来吧!”
(请看下篇:九十、水有常型)
前一篇:请假通知